砥砺奋进的五年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维护民生健康和健全医疗保险体系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卫生计生各项工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惠民利民政策不断推出,让百姓共享“健康红利”。
基层医疗服务向专业化发展
康复训练、术后理疗这些专业治疗如今在社区服务中心就能实现,这是我市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向专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果。沙尔呼热慢病康复中心位于我市沙尔呼热街道南苑社区,成立于年,该中心依托沙尔呼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不断推进全市及周边农牧民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各类别全覆盖。该中心康复治疗师王文超告诉记者:“康复中心主要为社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工伤康复人员和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目前,中心越来越规范化和现代化,康复器械非常齐全,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该中心还免费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服务、慢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该中心的成立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前就能接受专业的理疗服务,推动社区基层医疗向现代化发展。
我市积极组建医疗联合体,率先在通辽市范围内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组建36支家庭医生团队,签订家庭医生协议书余份,通过开展上门服务、网络在线服务等方式,为签约居民提供一般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此外,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提供免费看诊服务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世纪之光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我市心脑血管病偏瘫失语患者提供免费治疗。负责人杨志勇大夫告诉记者:“为了减轻群众负担,为偏瘫失语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免费的治疗,也算是尽一份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坚信,做好本职工作,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细致的服务,努力提高患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医院改革释放惠民红利
年4月,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医院医院。医院监管机制、合理配置全市医疗资源、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举措引导医院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供方便快捷、舒适廉价的医疗服务。医院副院长于海龙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第一是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零加价,还有大型设备检查和化验的价格进行了相应的下降,使民众得到了非常好的优惠;第二是提高医疗质量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加强合理用料的管理,还有合理检查治疗,使患者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三是推行分级治疗,人民医院和医院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也与咱们市里的卫生服务中心和各卫生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通畅了患者上转和下转的绿色通道,方便了患者就医;第四是完善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推行新的绩效改革方案,推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第五是积极落实民族医疗价格的政策,使患者获得了非常大的优惠,从间接方面说也起到了卫生扶贫的作用。”
医疗保险更加便民利民
过去五年,我市医疗保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医保体系进一步建全,人民福祉进一步增强。年,我市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执行市级统筹政策,实现了通辽市范围内政策标准、待遇水平、经办流程和信息系统“四统一”。随着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改革和健全,我市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惠民利民政策不断推出。截至目前,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城乡居民参保,参保率87%,在各旗县中处于领先水平。
年,我市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两项制度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并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市医保局副局长郭静杰告诉记者:“为提升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地解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跑腿垫资的问题,年10月,我市启动通辽市范围内跨旗县就医即时结算工作。年9月,我市成功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祝愿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此举惠及我市7万余参保人员。”
此外,我市医疗保险不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实施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兜底政策,使贫困人口患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减轻贫困人口医药费用负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支付限额由20万元增至30万元,平均支付比例为70%,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政策内支付比例为75%。参保人员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支付比例相应提高5%;由原来的13种病种增至33种。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我们相信,在过去五年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推进的基础上,我市将实现更加完备、更加便民的全民医疗体系。
图文:美丽
来源:霍林郭勒报社
编辑:蒙天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zx/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