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草原我们的家走进内蒙古通辽市殡葬
■赵彦广程新明摄影报道
编辑郭悦
走进内蒙古通辽市殡葬服务单位
七月的内蒙古通辽市,记忆最深的不是每天上百公里的崎岖道路和被大雨时时冲断的乡间小路带给我们的疲惫,也不是在国道上顶着炎炎烈日进行两个半小时的汽车换胎带给我们的焦急,更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我们眼前眼后出现或消失。记忆最深的是在每天采访完殡仪馆后带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是热情、努力、坚持和坚守。
请
您
阅
读
《公益时报》中国殡葬周刊年8月10日第8、9版《绿色草原我们的家——走进内蒙古通辽市殡葬服务单位》
通辽市殡仪馆
图为殡仪馆主体大楼
通辽市殡仪馆始建于年,现有职工人。全馆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年火化遗体具,火化率达%。如今的通辽市殡仪馆实现了遗体限时接送、多档次冷藏、整容专业化、服务礼仪规范化、火化文明化、骨灰安放多样化等一系列人性化系列化阳光优质服务。从管理到服务走向一个新的开端,并且完完全全践行着环保责任,新安装了由秦皇岛海涛万福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高科技、无污染、绿色环保,在国内领先的后尾气处理工序,进一步保障废气达标排放,使治丧的群众在办理丧事的同时也能走进大自然。
王秉友
通辽市殡仪馆馆长
为人坦荡,忠厚实在,在殡葬工作发展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敏捷的思路,长远的眼光,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应对市场,推出了亲情化、人性化、阳光化的系列普民惠民服务,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各阶层群众的赞誉。
奈曼旗第一殡仪馆
图为屹立在奈曼旗第一殡仪馆内的遗体自愿捐献纪念碑
从年11月1日开始推行火葬工作以来,经过宣传,群众的丧葬观念大为改变,至今,火葬这一科学、卫生、环保、经济的处理遗体的方式已成为奈曼旗广大群众的自觉选择。
开鲁县殡仪馆
图为殡仪馆一角
开鲁县殡仪馆隶属于民政局,始建于年,年投入使用,是开鲁县唯一从事遗体运输、冷藏、火化、骨灰寄存、殡葬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火化区人口40余万人,每年火化遗体具。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单位。图为殡仪馆一角
扎鲁特旗殡仪馆
图为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办法,带领殡仪馆全体职工努力创业的扎鲁特旗殡仪馆馆长苏海虹
图为采访组在殡仪馆与通辽市殡葬协会会长马春海(左五)、扎鲁特旗殡仪馆馆长苏海虹(右五)和职工的合影
扎鲁特旗殡仪馆自开馆以来,积极推动当地殡葬改革和管理服务工作,想群众所想,热心为群众解忧,赢得了口碑和赞誉。
库伦旗殡仪馆
图为殡仪馆为群众提供的守灵间
库伦旗殡仪馆年建成,年10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殡仪馆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火化区域辖9个苏木、镇、场、一个街道办,共约18万人口。
霍林郭勒市殡仪馆
马艳春
霍林郭勒市殡仪馆馆长
性格泼辣,思想超前,敢作敢为,带领全馆职工锐意改革,优质化、系列化、阳光化殡仪服务,得到了群众的好评。采访组到达霍林郭勒市,与殡仪馆部分职工和家属合影。
科尔沁左翼中旗
舍伯吐龙蒂殡仪馆
图为采访组与通辽市殡葬协会会长马春海(左四)、馆长孟宪文(左五)和殡仪馆工作人员合影
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龙蒂殡仪馆在馆长孟宪文的带领下,自筹资金努力改善现有殡仪馆的软硬件设施,广泛开展系列化为民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治丧群众的赞誉。今年第四季度,一处现代化、人性化、亲情化的殡葬服务设施将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科尔沁左翼中旗殡仪馆
李占杰
科尔沁左翼中旗殡仪馆馆长
从事殡葬工作30年,是一位优秀的殡葬工作者。在殡仪馆建设中,努力争取自筹资金,改变了殡仪馆的落后面貌,各项工作与时俱进。
图为采访组与通辽市殡葬协会会长马春海(左六)、殡仪馆馆长李占杰(右六)和殡仪馆员工的合影
科尔沁左翼中旗殡仪馆始建于年,近年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基础建设、环境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馆长李占杰的带领下,内修政理,外塑形象,优质的服务获得群众的赞誉。
科尔沁左翼后旗
甘旗卡殡仪馆
吴军
从事殡葬服务20余年,深知服务千家万户家无小事,深知一个治丧环境的重要性,对工作要求精益求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荒芜之地建起了一处群众广为满意的殡仪馆。话语很少,热情满怀,针对发展,筹措有余,思路满满。
图为管理规范的殡仪馆车队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殡仪馆在馆长吴军的带领下,艰苦创业,经过不懈的努力,殡仪馆已成为草原上的一片青岛。
给逝者最后的尊严,是吴军不懈努力的方向。为了给逝者提供一处豪华的人生最后驿站,吴军投入资金建成了在国内都属一流的豪华守灵告别厅,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鸡
年
大
吉
更多中国殡葬
精彩内容尽在
年合订本元一套
欢迎订购
订阅和付款方式如下
1
通过当地邮政局汇款
收款人:公益时报社发行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xw/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