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自然的馈赠霍林郭勒冰川遗迹
在霍林郭勒市境内的达来胡硕苏木查格达村以西被称之为“三石砬子”和“骆驼山”等处,发现了大面积古冰川遗迹——冰臼。过去,有人把霍林郭勒市冰川遗迹区域称之为“哈勒金哈德”(哈勒金哈德,蒙古语,花色的山石砬子之意),也有人把这里称之为“马拉嘎山”(马拉嘎,蒙古语,帽子的意思)。初步发现的冰臼分布在几十公里内的“刃脊”、“角峰”上,其形状多以圆形为主,少数呈条状、椭圆状,直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有公分左右,小的只有十几公分,如同拳头大小,深10—20公分不等,况且分布密集,大大小小难以尽数。
01冰川遗迹究竟为何物???冰川遗迹的特征是“冰臼”。冰臼是“大冰期”冰川中或冰盖下产生的向下具有巨大能动的压融水,携带石块长时间快速旋转、冲蚀、研磨下覆基岩产生的漩涡状的石坑。这种石坑平面多呈圆形、近圆形、花瓣形和椭圆形,特点是口小、肚大、底平,内壁光滑,极具观赏性。
地质学术界把新发现的冰川遗迹称之为“第四纪冰川遗迹”,除冰臼外,它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漂砾”。那么什么又是漂砾呢?地质学家认为,就是在泛大冰川作用下,从异地漂移过来的巨石。直观地看,就是巨大石块,只有通过对石头的颜色、成份分析后,这些石块才能确定为“冰川漂砾”。这些石头呈灰黄色,成份复杂,含有石英、长石、白云母及黑色矿物质。
02四纪冰期知多少???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在震旦纪(大约六亿年前)以前地球上的气候,我们目前并不清楚。从六亿年前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
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
03为什么说霍林郭勒地区遗迹是冰川遗迹???以“冰臼”作为第四纪冰川运动的标志物,是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同林教授的研究成果。在霍林郭勒市发现的冰川遗迹,基本涵盖“冰臼”、“漂砾”所有特征。另据报载,中国地质学院力学研究所钱方教授称披毛犀和猛犸象是标准的冰川期动物,由此可以证明在霍林郭勒市境内发现的奇特地貌无疑就是冰川遗迹,因为4年以来,在霍林郭勒市境内已陆续发现了猛犸象化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吉平还专程到霍林郭勒市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鉴定,认定在霍林郭勒市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为猛犸象或披毛犀的骨化石,至少有10—50万年的时间。吉平认为,古生物化石和冰川遗迹属于共生的产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对于研究地球的古气候、古环境以及地貌变迁等提供可靠的研究材料。
据了解,半个世纪以来,对我国东部有无冰川历史一直存有争议。据0年出版的《中国冰川与环境》一书介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地质界明确了只有少数高山地区存在末次冰期,排除了米以下山地发育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可能性。年,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发现多处冰川遗迹存在的力证。由此说明,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惊人的降温,我国东部广大中低山区被泛大的冰盖所笼罩。近来,在海拔多米的泰山也发现了“冰臼”,由此推翻了我国东部海拔米以下无冰川期的定论。霍林郭勒市地面海拔标高为—米,发现冰川遗迹也就不可置疑了。距离霍林郭勒市较近的黄梁岗第四纪冰川遗迹园区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部,从地貌结构上相比,在霍林郭勒市境内发现的冰川遗迹和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冰川遗迹有着相同或类似之处。
04冰川遗迹的发现有何意义???冰臼的发现对于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岩石圈、生物圈等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也为我国第四纪冰期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资料和证据。同时,对于人类的起源、地球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等提供极好的研究材料。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此外也是探索冰川遗迹奥秘的有力依据。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冰川遗迹的特征——冰臼、漂砾,还为我们留下了奇特的地貌——奇石。冰臼和奇石会让好奇的人们产生更多的联想,它也会告诉人们距今八亿年前的“震旦纪大冰期”、三亿年的“上古生代大冰期”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大冰期”,更会启迪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心灵,让世人在草原奇观中感受霍林郭勒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
Hello,伙伴们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多少钱中科医院专家微信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xw/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