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2014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
??点击上面蓝字现代智慧城市免费订阅
数据来源(附评价体系表和排名表):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涵盖和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问题,引领中小城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中小城市的地位
截至年底,狭义上看,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1.7%;总人口达10.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24%。年,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2.4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6.85%;地方财政收入达.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22.96%。
广义上看(包括含乡镇的市辖区),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总人口达11.6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4%。年,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48.0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6%;地方财政收入达.9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6.91%。
二、评价对象
截至年底,中国有建制市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城市个,县级建制市68个。4个直辖市常住人口均超过千万,属于巨型城市。个地级城市中,16个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占比57.0%。为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全部县级建制市归属为中小城市。
除建制市之外,全国有47个地级区划和个县级行政区划并非建制市,但这些地区(州、盟)、县(自治旗县、旗)的中心城镇,也已经聚集了相当规模的人口,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建制市的市区较为接近,中心城镇居民享受着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些中心城镇也归属于中小城市。
广义上说,中国的中小城市还应该包括部分远离中心城区的市辖区。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市辖区个,其中含乡镇的市辖区数量为个。考虑到直辖市的辖区,行政级别较高,与地级城市的市辖区不具有可比性,剔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的含乡镇市辖区48个。因此,纳入广义的中小城市范畴的市辖区为62个。
考虑到中国乡镇实力的快速增长,部分镇区也聚集了相当规模人口,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国家相关部委正在考虑启动“镇级市”的相关方案,因此,自4年开始,本研究增加了对具备“建市”条件的镇作为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空间相对独立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
三、评价体系及测评结果
(一)科学发展指数
本评价指标体系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和政府效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表1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环境友好
政府效率
经济发展速度指数
经济发展质量指数
经济发展效益指数
居民收入水平指数
居民生活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驱动指数
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
行政审批效率指数
表2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简称科学发展百强县市)
排
序
城市
排
序
城市
排
序
城市
排
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1
江苏江阴市
21
江苏丹阳市
41
浙江德清县
61
河南荥阳市
81
陕西吴起县
2
江苏张家港市
22
浙江富阳市
42
浙江温岭市
62
吉林前郭县
82
安徽肥东县
江苏常熟市
2
浙江瑞安市
4
江苏启东市
6
辽宁东港市
8
江苏沭阳县
4
江苏太仓市
24
浙江海宁市
44
浙江长兴县
64
浙江永康市
84
江苏赣榆县
5
浙江慈溪市
25
江苏扬中市
45
四川郫县
65
吉林延吉市
85
云南安宁市
6
江苏宜兴市
26
山东寿光市
46
河南义马市
66
山东蓬莱市
86
山东昌邑市
7
湖南长沙县
27
山东滕州市
47
山东肥城市
67
广东高要市
87
山东桓台县
8
福建晋江市
28
福建福清市
48
河南新郑市
68
江苏高邮市
88
山东乳山市
9
浙江义乌市
29
浙江玉环县
49
辽宁大石桥市
69
陕西府谷县
89
江西丰城市
10
辽宁海城市
0
辽宁庄河市
50
河北任丘市
70
安徽宁国市
90
广西平果县
11
山东龙口市
1
山东章丘市
51
江西南昌县
71
福建安溪县
91
湖南醴陵市
12
浙江余姚市
2
江苏海安县
52
河南禹州市
72
江苏仪征市
92
宁夏灵武市
1
山东荣成市
福建南安市
5
江苏邳州市
7
安徽肥西县
9
贵州仁怀市
14
内蒙古准格尔旗
4
山东莱西市
54
新疆库尔勒市
74
浙江平阳县
94
湖北大冶市
15
四川双流县
5
福建惠安县
55
黑龙江安达市
75
山东茌平县
95
山东齐河县
16
浙江诸暨市
6
山东莱州市
56
河北遵化市
76
山东青州市
96
山西柳林县
17
山东邹平县
7
黑龙江肇东市
57
内蒙古托克托县
77
江苏沛县
97
广东四会市
18
辽宁瓦房店市
8
山东招远市
58
浙江象山县
78
安徽当涂县
98
山西高平市
19
河北迁安市
9
江苏如皋市
59
陕西神木县
79
江西广丰县
99
贵州盘县
20
福建石狮市
40
山东新泰市
60
江苏句容市
80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
安徽天长市
4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2,与2年相比提高了0.分区域情况看,东部地区仍然表现最好。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达到了75.8,领先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5.1、68.5、64.1).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较慢(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最快(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二)节约指数(两型社会发展指数)
节约指数,就是反映中小城市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建设成就的指数。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方面指标:一是资源节约水平;二是要素产出水平;三是环境友好状态。
表中国“两型”中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资源节约
要素产出
环境友好
万元GDP耗能
新能源使用比重
万元GDP耗水量
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
GDP增长速度/新增投资额增长速度
二、三产业增加值/建成区面积
劳均GDP
森林覆盖率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吨标准煤
%
立方米
%
万元/平方公里
万元/人
%
平方米
%
%
%
%
%
表年度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1
湖南长沙县
6
四川双流县
2
江苏常熟市
7
江西南昌县
辽宁海城市
8
福建晋江市
4
安徽宁国市
9
新疆库尔勒市
5
浙江慈溪市
10
山东寿光市
4年,中国中小城市两型指数为59.4,相比年提升了0.4。比年,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均有了一定提升,共同推动两型指数增长。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中小城市的两型指数已经达到了6.,对比年提高了0.8,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分别为58.、57.0和55.4,对比年分别提高了0.5、0.2和0.1。在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东部地区占据了4席,中部占席,西部占2席,东北地区占1席。值得一提的是,中部的湖南长沙县今年首次排到了第一位。
(三)投资潜力指数
投资潜力指数,主要用于表征城市吸纳投资的潜力。投资潜力评价侧重于对蕴涵在区域这一综合体中的投资环境的营造和投资机会的发掘,努力引导区域发展方向,并对投资者决策提出建议。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指标:规模、基础条件、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
表5中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规模
基础条件
创新能力
政府效率
年末总人口
城市生产总值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劳动力素质指数
城乡信息化水平指数
交通便捷程度
万人累计发明专利授权数
万人累计注册商标数
上市公司个数
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
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
政府行为效率指数
行政审批效率指数
万人
万元
个/万人
个/万人
个
个
表64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简称投资潜力百强县)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1
浙江慈溪市
21
四川新津县
41
广东高要市
61
河北遵化市
81
内蒙古乌审旗
2
福建晋江市
22
福建南安市
42
浙江平阳县
62
湖北大冶市
82
宁夏平罗县
山东莱西市
2
河南禹州市
4
宁夏灵武市
6
吉林磐石市
8
安徽天长市
4
湖南长沙县
24
江苏盱眙县
44
安徽怀宁县
64
江苏句容市
84
黑龙江依兰县
5
浙江海宁市
25
湖北仙桃市
45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
65
山西柳林县
85
江西新建县
6
山东章丘市
26
山东滕州市
46
河南灵宝市
66
江苏灌云县
86
贵州仁怀市
7
辽宁海城市
27
江苏东海县
47
内蒙古托克托县
67
宁夏贺兰县
87
江苏睢宁县
8
四川双流县
28
江苏邳州市
48
山东桓台县
68
新疆阿克苏市
88
贵州盘县
9
河北迁安市
29
浙江瑞安市
49
湖南吉首市
69
陕西横山县
89
湖南永兴县
10
浙江玉环县
0
湖北汉川市
50
江苏高邮市
70
山东昌邑市
90
山西阳高县
11
江苏海安县
1
江苏赣榆县
51
江西贵溪市
71
山西高平市
91
江苏金湖县
12
黑龙江肇东市
2
云南安宁市
52
浙江永康市
72
安徽肥东县
92
黑龙江宁安市
1
安徽宁国市
福建安溪县
5
山东新泰市
7
安徽肥西县
9
广西北流市
14
江西南昌县
4
河南孟州市
54
广西临桂县
74
陕西岐山县
94
山西沁源县
15
浙江龙游县
5
河北涉县
55
江苏泗阳县
75
吉林榆树市
95
湖北宜城市
16
山东肥城市
6
河南荥阳市
56
山东茌平县
76
广东四会市
96
湖南耒阳市
17
福建惠安县
7
山东莱州市
57
湖北天门市
77
四川大英县
97
辽宁建平县
18
四川郫县
8
安徽当涂县
58
江苏启东市
78
江苏丰县
98
黑龙江穆棱市
19
黑龙江安达市
9
辽宁庄河市
59
吉林前郭县
79
湖南醴陵市
99
陕西高陵县
20
江西广丰县
40
陕西凤翔县
60
河北正定县
80
河北辛集市
黑龙江嫩江县
4年中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0.6,与年相比提高0.。从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潜力指数为8.0,与年相比有所提升,主要是由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分别由80.5、74.8和77.9上升至81.0、75.1和78.2。东部地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三个方面;中部地区的基础条件和政府效率提升速度最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投资潜力前个城市中,东部占40席,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别占28席、20席和12席。在前十强中,中部、东北和西部各有一个城市入选,分别是湖南省长沙县、辽宁省海城市、四川省双流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配套,较强的经济实力,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在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做出了表率。
(四)市辖区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评价
考虑到相对独立发展的市辖区具备中小城市的特征,本部分对这部分市辖区的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进行评价。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数据全部采集自各省市区统计年鉴、市辖区年统计公报),课题组选择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方面4个指标评价市辖区的综合实力(表7);从规模效应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5个指标评价市辖区的投资潜力(表8)。课题组依据上述指标及其相应权重,计算了62个市辖区的综合得分,排名前位的市辖区见表9、10。
表7市辖区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
人均GDP
地方财政总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万元
万元
元
元
表8市辖区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规模效应
市场需求
地区生产总值
年末常住人口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万元
万人
万元
万元
元
表94年度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简称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
序
城市
1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
21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
41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
61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
81
广东惠州市惠城区
2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
22
广东广州市花都区
42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
62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
82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
2
广东广州市南沙区
4
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
6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
8
江苏镇江市京口区
4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
24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
44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
64
江苏泰州市海陵区
84
浙江舟山市定海区
5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
25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
45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
65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
85
安徽合肥市蜀山区
6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
26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
46
湖北武汉市洪山区
66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
86
广东惠州市惠阳区
7
广东广州市萝岗区
27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
47
广东珠海市香洲区
67
湖南长沙市岳麓区
87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
8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
28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
48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68
浙江台州市黄岩区
88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
9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
29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
49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
69
福建福州市马尾区
89
浙江嘉兴市秀洲区
10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
0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
50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
70
江苏镇江市丹徒区
90
河南郑州市二七区
11
江苏苏州市虎丘区
1
江苏无锡市滨湖区
5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71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
91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
12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
2
浙江杭州市江干区
52
山东临沂市兰山区
72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
92
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
1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
5
辽宁营口市老边区
7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
9
山东烟台市牟平区
14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
4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
54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
74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94
山东泰安市泰山区
15
福建厦门市海沧区
5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
55
浙江舟山市普陀区
75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
95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
16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6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
56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
76
浙江嘉兴市南湖区
96
贵州贵阳市南明区
17
广东广州市增城区
7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
57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
77
山东日照市岚山区
97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
18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
8
广东佛山市三水区
58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
78
湖北武汉市蔡甸区
98
湖南株洲市天元区
19
江苏无锡市锡山区
9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59
江苏扬州市广陵区
79
湖南长沙市望城区
99
山东烟台市福山区
20
江苏常州市新北区
40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
60
福建厦门市集美区
80
山东东营市东营区
浙江湖州市吴兴区
表104年度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简称投资潜力百强区)
排
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1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
21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
41
江苏无锡市锡山区
61
贵州贵阳市南明区
81
湖南长沙市望城区
2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
22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42
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
62
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
82
江苏扬州市广陵区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
2
湖北武汉市洪山区
4
江苏无锡市滨湖区
6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
8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
4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
24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
44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
64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
84
山西大同市南郊区
5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
25
广东珠海市香洲区
45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
65
四川绵阳市涪城区
8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6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
26
江苏常州市新北区
46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
66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
86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
7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
27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
47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
67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
87
陕西咸阳市渭城区
8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
28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
48
广东广州市花都区
68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
88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
9
山东临沂市兰山区
29
湖南长沙市岳麓区
49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
69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
89
吉林吉林市龙潭区
10
广东广州市萝岗区
0
广东惠州市惠城区
50
山西太原市小店区
70
陕西咸阳市秦都区
90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
11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
1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
51
山东东营市东营区
71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
91
江苏镇江市京口区
1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2
安徽合肥市庐阳区
52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
72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
92
山东日照市东港区
1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
浙江杭州市江干区
5
贵州贵阳市云岩区
7
河南郑州市二七区
9
浙江舟山市定海区
14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
4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
54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74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
94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
15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
5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
55
安徽合肥市蜀山区
75
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
95
江苏泰州市海陵区
16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
6
江苏苏州市虎丘区
56
广东云浮市云城区
76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
96
贵州贵阳市观山湖区
17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
7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
57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
77
山东日照市岚山区
97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
18
福建厦门市海沧区
8
广东广州市增城区
58
山东泰安市泰山区
78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98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
19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
9
广东佛山市三水区
59
吉林长春市朝阳区
79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
99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
20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
40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
60
福建福州市晋安区
80
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
江西南昌市西湖区
(五)建制镇综合实力评价考虑到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已经具备中小城市的某些特征,本研究将这些镇单独归类,对其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
我们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千强镇”为基本评价对象。考虑到建制镇数据可得性和可比性,我们选取了三个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课题组依据上述三个指标,计算了建制镇的综合得分,排名前位的建制镇见表11。
表114年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百强镇(简称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
数据来源: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jt/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