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内蒙古通辽市拟设立新的行政区,名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通辽市科尔沁区新城区(开发区)功能日益完善,管理日趋规范,设立行政区条件已经成熟。通辽市拟将现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区域(辽河镇、新城街道、河西街道、电厂街道、滨河街道)从科尔沁区中划分出来,设立行政区,命名为‘通辽市哲里木区’。”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开区网站发布《通辽市科尔沁区新城区(开发区)设立行政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示》,披露了上述消息。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14日,通辽市经开区召开新行政区申报工作会议,听取开发区申报新行政区工作进度情况汇报,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经过19年的发展,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园区、城乡、乡村协同发展格局,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经济社会各项管理职能日趋完善,已发展成为兼具主城区功能的城市新区,具备申请设立新行政区的基本条件。开发区上下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行政区申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勇于担当担责、敢于攻坚克难,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齐心协力把申报新行政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按照自治区党委及通辽市委总体要求,根据开发区实际有章有法、有效有力地科学推进。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设立工作专班推进申报工作,撰写和完善申报材料,切实做好管理机构优化调整,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申报任务。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地形地貌兼具沙漠、草原、湿地、湖泊、疏林、山地等特点,是科尔沁疏林草原最典型、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其前身为哲里木盟(蒙语意为马鞍肚带),于年(清朝崇德元年)建盟,年经国务院批准撤盟设市。
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辖8个旗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有个苏木乡镇、街道,个行政嘎查村、社区。总人口.32万,是内蒙古第二人口大市。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哲里木盟曾划归吉林省。年7月,哲里木盟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通辽市历史沿革通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考古发现证实通辽地区是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哈民茫哈文化(待命名)、小河沿文化南宝力皋吐类型的发祥地之一。在年、年和~年的三次全市文物普查中,在通辽境内共发现古文化遗迹处。在~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通辽市科左后旗、奈曼旗又新发现了多处距今~年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和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众多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在通辽地区的发现,充分说明,在距今—年间,通辽地区人口发展,居住密集,是通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这里是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交界区。以燕长城为界,燕长城以南属燕国的辽西郡辖区。燕长城以北地区居住着东胡等游牧部落。在秦代继续沿用这种格局。西汉时期,游牧于通辽地区的主要居民是东胡人的后裔鲜卑人和乌桓人,通辽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归西汉的玄菟郡和辽西郡管辖。东汉时期,通辽市北部区域隶属于扶余,南部区域隶属于东汉的辽西郡管辖。其余大部分区域属鲜卑人和乌桓人的游牧区;三国时期,乌桓人大规模内迁,东、西辽河流域隶属于东部鲜卑的慕容部和宇文部;西晋时期,东北部地区属于扶余国属地;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王慕容皝的势力达东、西辽河流域。这里归前燕王朝管辖;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契丹族在这里兴起并壮大,成了契丹族主要活动区;在北魏时,契丹族在西辽河流域兴起。唐王朝在契丹地设饶乐都督府,后设松漠都督府管理契丹事务;在唐朝末年和五代初年,契丹族在这里创建大辽王朝后,在此的多年间,通辽归上京临潢府和东京辽阳府管辖,并留下了很多辽代遗址和墓葬,是通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金代,通辽地区归临潢府路及东北路招讨司、咸平路咸平府管辖,通辽人口开始减少,土地开始沙化;元代,通辽地区归辽阳行省开元路、中书省泰宁路和宁昌路管辖;明代,通辽地区隶属于元兀良哈三卫(朵颜卫、福余卫、泰宁卫),归大宁都司管辖;明成祖时,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尔后裔奎蒙克·塔斯哈喇率部众游牧于嫩江流域,称嫩江科尔沁,并很快控制原来的兀良哈三卫之地。后金天命十一年(年),奎蒙克·塔斯哈喇后裔奥巴率科尔沁部归附后金。清崇德元年(年),在科尔沁部设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前旗,在郭尔罗斯部设郭尔罗斯旗。顺治五年(年),在扎赉特部设扎赉特旗,在杜尔伯特部设杜尔伯特旗,析郭尔罗斯旗为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顺治七年(年),在科尔沁部设科尔沁左翼后旗。上述“四部十旗”会盟于西哲里木这个地方,因此将其称为哲里木盟。至此,哲里木盟共辖4部10旗。科尔沁6旗受盛京(奉天)将军监督与节制,郭尔罗斯前旗受吉林将军监督与节制,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受黑龙江将军监督与节制。今天的通辽市辖区是清初设置的哲里木盟及昭乌达盟部分旗长期演进的结果。清初设置的哲里木盟所包括的4部10旗地域十分辽阔,北起北纬47°30′(哈尔滨以西,齐齐哈尔一带),南至北纬42°30′(沈阳市附近),西起东经°(奈曼、开鲁一带),东至东经°(长春市一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七个旗从哲里木盟完全划出,三个旗部分划出。从乾隆年间至清朝末,清政府就在哲里木盟析置了三府、四厅、一州、十二县,其中,包括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吉林省的长春市、白城市、四平市及辽宁省的康平县、昌图县、法库县、彰武县等市县的部分和全部。
通辽市今天管辖的扎鲁特旗和开鲁县原属昭乌达盟。库伦旗是清政府设置的政教合一的喇嘛旗。开鲁县是年从扎鲁特左旗、扎鲁特右旗、阿鲁科尔沁旗析置的。年,在科尔沁左翼中旗巴音太来设通辽镇,年升为通辽县。伪满时期,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通辽县归兴安南省管辖,省会在乌兰浩特;扎鲁特旗、奈曼旗、开鲁县归兴安西省管辖,省会在开鲁镇。年10月,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成立三旗联合办事处。中国共产党辽北省委指派辽源专署接管通辽县。12月,科尔沁左翼三旗隶属于兴安南地区。年1月,通辽、开鲁归辽西省管辖。4月,撤销兴安南地区行署,在科左中旗巴彦塔拉成立哲里木省政府。6月,哲里木省迁至通辽改称哲里木盟,由辽吉省代管。年5月,扎鲁特旗划入哲里木盟。6月,辽吉省改为辽北省,哲里木盟隶属于辽北省。年9月,奈曼旗和库伦旗划归哲里木盟。
年4月,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年3月,哲里木盟建制撤销,所属各旗县市归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管辖。年4月,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哲里木盟建制恢复。年7月,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年7月,哲里木盟复归内蒙古自治区。年11月,霍林郭勒市成立。年7月,通辽县建制撤销,并入通辽市(县级市)。
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15号做出《关于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撤销哲里木盟设立地级通辽市的批复》:同意撤销哲里木盟和县级通辽市,设立地级通辽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科尔沁区(原通辽市);通辽市设立科尔沁区,以原县级通辽市的行政区域为科尔沁区的行政区域;通辽市辖原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和新设立的科尔沁区。原哲里木盟的霍林郭勒市(县级)由自治区管辖。
1年5月,在科尔沁区成立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尔沁区辽河镇、河西街道办事处和电厂街道办事处,人、财、物及行政区划整建制划归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截至目前,通辽市辖1个市辖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县、5个旗,代管1个县级市。
猜你喜欢:
?聚焦
继江西之后,这是全国第15个正式交卷的省份
?聚焦
这个地方,终于要从地理课本移进历史课本了!
?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zx/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