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家长帮感觉自己孩子成绩不错
各位家长好,我是刘丽莹老师
今天非常高兴,受邀到家长帮,和各位家长讨论下孩子的学习问题。
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有6年。这些年来,我带过数千孩子,从奥赛生到家长眼中的问题儿童,各种程度的孩子都有,这让我有更宽的视角去看待小学的教育问题。
为什么大小城市学生高考成绩差距愈来愈大?近几年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愈来愈明显,就是各地高考超级牛校频出,而大量三四线城市高中或者县城高中走向没落。
超级牛校,比如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二中,湖北的华中师大一附中等,不光一本升学率高的吓人,对清华北大等顶级名校的名额占有率也非常高。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人觉得主要原因是这些超级牛校对整个省的优等生形成很强的虹吸效应,但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限制优等生跨地区就读,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得到了缓解,大城市名校的优势依然是巨大的。
那问题在哪呢,是因为大城市的高中老师更好是吗?
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这几年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我发现,高中教育虽有责任,但更大的责任可能不在高中而在小学。
因为我发现,很多高中生成绩不行,后劲不足,并不是因为他不努力,不认真,而是因为,他已经固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根本改变不了。
举个例子,转化与化归,是高中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即,当我们遇到一个没见过的问题,第一反应应该是想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知识和方法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与其他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如何把它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问题去加以解决。
但是,我教过这么多孩子,无论成绩好坏,有这种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几乎没有。小城市好学生和差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好学生勤快,见过的题目多,所以会的多;差生比较懒,见过的题目少,所以会做的少。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只要有一点稍微没见过的,那就做不出来了。这会是非常大的问题,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而每年高考又是新题型集中出现的考试,靠记忆、而不是分析做题的孩子,自然很容易在高考折戟。
分析每年的高考数据,我们也能发现,高考考试是所有考试中学生排名变化最大的,不少平常很踏实,看上去不错的孩子都考的很惨,这就是因为这些孩子一直是以一种非常死的方式在学习。
孩子成绩感觉一直还不错,但可能只是假象?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我是危言耸听:哪有这么严重?
哪里的孩子不是学一样的课本?
课本上的内容我家孩子都学得会,哪有那么大的问题?
我家孩子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数学成绩从没下过95分,我不信孩子在初中高中会变得那么惨。
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但是,很多家长确实被假象蒙蔽了。
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国家减负的规定,小学内容非常简单,现在的小学学校内容已经大大简单于十年前了。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们基本的学科工具,而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思维训练的压力。
以数学为例,小学六年,基本只是把什么是数,数的种类,数的四则运算,基本图形,图形周长面积等学了一下。这些基本都是以识记为主的内容,只要学生上课听懂了,例题做做会了,无论理解不理解,下课做作业,靠记忆力都能把题目做上。
而到了中学,学习内容和考试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压力都比较大了,如果不真正理解知识,一旦题目稍微变换一下形式,思路发散一下,孩子就很难应付。
另外一个是,咱们本地初中不允许择校,在小学,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孩子、家长,学习方面的压力都不大。
曾经听一个小学老师调侃,现在教学首要任务不是出成绩,而是不出事。这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所以,小学的考试一般都比较简单,很多家长都感觉到一个情况,就是孩子平常做题都经常碰到不会做的,但考试往往很少碰到,考满分或接近满分的孩子大有人在。
但是,不说高中,即使是到了初中,每个学校都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毕竟全市最好的高中每年就招那么多孩子。所以,为了让每个孩子和家长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这时候的考试必然要有区分度了,难度必然就上去了。
大城市的孩子,在小学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所有的孩子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吗,还是只有我们本地的孩子这样?
应该说,在少儿教育方面,大城市比小城市的优势要远远高于在高中教育方面的优势。不说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就是在沈阳、西安、武汉这些二线城市,他们小学的压力都要远远高于我们所在的四、五、六线城市。
以沈阳为例,在沈阳,虽大部分孩子也是划片分学区入学,但依然有两个超级名校——实验北和育才双语有自主招生的权利。
虽然每个学校自主招生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个,但其造成的长尾效应是恐怖的,每年准备这两个学校考试的孩子,多达万人,而且基本都是有竞争力的尖子生。尤其是不在好学区的尖子生,更是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心态去准备小升初考试。
武汉的情况,就更加惨烈些。
华师一附中,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省实验中学等顶尖学校均进行大规模的择校活动,武汉官方指定的7所公参学校,择校比例占全市12%,如果包含市属个别面向全省招生、纯民办学学校择校,这个比例在20%以上。也就是,全武汉每年会有超过2万6年级孩子进行择校准备。
这就意味着全武汉每届前2万名优等生都会为了这个考试进行数年的苦学。
在所有地区的小升初考试中,数学的考核是重中之重。因为中学校长知道,未来在中学,得理科者得天下,而数学是理科的根本,数学好的孩子在未来能持续保持竞争力。
为了挑出尖子生,小升初数学考试一般不会考学校内容,而是能够体现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奥数内容。
所以,这些孩子从小就在接受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这些训练内容不光是奥数内容,甚至有大量初高中知识。试想,我们的孩子像温室的花朵一样,痛痛快快的玩了6年,而大城市的孩子6年来一直为未来而战,地理的隔离让我们之间在小学不会有直接的竞争,但是当我们走上一个竞技场,面对高考的时候呢?惨败的结局不难想象。
当然,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我始终认为,在小升初的压力下,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少儿数学教育是畸形的,很多内容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或者为了考试效率不追求理解而变为死记硬背。
万事有利必有弊,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现在在我们当地,家长和孩子没有面临太大的升学压力,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安于现状的理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训练,但是,在现在减负和大锅烩的教学状态下,应该说相当大一部分优等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更进一步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压力,而是学校课业深度不足的良好补充。
家长更不应该被暂时的无压力而麻痹,不应该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难以扭转的劣势。
什么样的孩子到初高中依然能保持竞争优势?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到了初高中依然能保持竞争优势。
但是,确实小学存在大量“背功过人”的伪尖子生,这些孩子到了初中,已经就显得有些吃力了,结结巴巴上了高中,必然会在难度陡然增加的数理化三科上掉链子。
如何让孩子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呢?我想,思维能力的训练应该是越早越好的。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初一不是七年级,高中也不是初中的延续,这其实意味着不同的学习阶段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学有余力的孩子提前接触下一学段的思维方式,快人一步,提前进入适应期是很有必要的。
平常和很多家长聊天,我发现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很多家长是抱着盲从,或者急功近利的心理进行的。
比如,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习少儿英语,但是没有几个家长,能够明确的告诉我,为啥要给孩子学习英语,大部分理由是,别人学,我也得学,否则怕孩子跟不上。
但是,家长是否知道,语言的学习的阶段区分很不明显,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的差距基本只体现在词汇量和句子长度上,语法的区别几乎没有,更没有年级段之间的知识断层。而且,数学是整个理科学习的基础,先不说理科高考占分分,大大多于英语分,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思维方式的先进带来的优势也是很难超越的。
很多家长,尤其是优等生的家长,虽然也在学习奥数,但是他们让孩子学习奥数的出发点非常功利——考竞赛,给家长长脸。
但是,在这种功利心的趋势下,孩子也渐渐变得浮躁,当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比赛上,偶尔一次比赛的失误就可能将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打击的消失殆尽。这便离奥数学习的本源——思维训练越来越远。
说了这么说,我想表达的是,希望家长能够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下,能够认清真正对孩子的成长持续有利的东西。
运算能力,图形认知能力,有序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概括抽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这些是人学习和生活最基本的思维能力,虽然听上去很陌生,但实际这些能力无时无刻不在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就如同我们总说人要有精气神,那么这些思维能力就是大脑的精气神。只有精气神在,孩子的大脑才能持续的开发、持续的强大起来。
今天就讲到这。
希望今天的讲座对各位家长有帮助,感谢各位家长聆听,希望下次有机会继续和各位家长沟通!
我是霍林郭勒家长帮,
一个纯公益的家长互动平台,全力打造霍林河最大家长线上交流群。身为洪湖家长的你,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分享交流你和孩子的共同成长经历。长按添加培培老师
()
邀请您加入霍林郭勒家长帮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zx/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