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内蒙古霍林郭勒14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

成立70周年专题

二、风云人物

话说内蒙古霍林郭勒

(14)

菜篮子功臣季庆瑞

霍林郭勒市属于高寒山区,建矿初期种植蔬菜是个大难题。

走进霍林郭勒市巴润嘎查,提起季庆瑞教授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幢幢排列整齐的日光温室大棚,和这个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望着紧张忙碌的村民,看着郁郁葱葱娇嫩欲滴的蔬菜,让人不得不想起这个名字。他的名字已经扎根于霍林郭勒这块土地,深植于老百姓心中。正因为有了他,才使巴润嘎查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仅使他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生活在高寒山区的霍林郭勒市人民吃上了自己生产的新鲜蔬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

大庆市给予季庆瑞的特殊荣誉(下排左一为季庆瑞)沈保才摄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霍林郭勒市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大陆型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只有0.9℃,极端最低气温-42.4℃,在这样的环境下,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生产蔬菜几乎是不可能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难吃到时令的新鲜蔬菜,餐桌上大多是土豆、大白菜。老百姓一直想改变这样的生活,向往和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一样,随时都可以吃上不同季节的新鲜蔬菜。但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许多年。直到一个叫季庆瑞的天津人来到霍林郭勒,才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搞了一次革命。他带着用心血浇灌而成的“43”型日光温室技术,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

“43”型温室技术,彻底打破了栽培技术的禁区,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这一技术,将改写北纬43度以北冬季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

大庆市为季庆瑞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此图片搜集于季庆瑞家中)

季庆瑞教授潜心研究的“43”型温室技术的核心,就是根据当地的经纬度、海拔高度、风压雪压、土壤冻层等条件,再结合相关技术的数据仔细计算出来。“43”型温室大棚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并有效地保温,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夜里,这种大棚不需供暖,温度仍能保持在10℃以上,为常规叶类菜生长提供保证。

年,季庆瑞教授在霍林郭勒市进行“43”型日光温室试验获得成功,使这里冬季不能生产蔬菜成为历史。他的成功,为农民改变生产方式,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提供了条件。他用瘦弱之躯,拉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为霍林郭勒市蔬菜种植业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季庆瑞生前为霍林郭勒市捐书资料明细

季庆瑞教授年12月出生于美丽繁华的滨海城市天津,大学毕业后,就为中国落后的农业所忧虑,为贫困的父老乡亲所焦虑,为此,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农业科研之路,把农村当成了自己的家。由于霍林郭勒处于高寒地区,棚室蔬菜生产相对落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冬春两季很难吃上新鲜蔬菜,餐桌上依然十分单调。如何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田野里长出新鲜蔬菜?季庆瑞教授没日没夜地琢磨着、研究着、试验着。

在霍林郭勒潜心研究的日子里,季庆瑞教授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他不问吃住,不提条件,不讲待遇,多少个不眠之夜,季庆瑞教授望着满桌子的资料,翻看着自己记下的一本本棚室现状的笔记,像一位医生一样,抽丝剥茧找出霍林郭勒生产技术落后、蔬菜产量低、质量差的症结。他深知科学就是探索,就是发现未知,多少解决问题的良方是在辛勤的探索之后方可获得的。思变才能思进,要想解决农业落后的局面,不能等,只能只争朝夕。

季庆瑞生前设计的“43”型温室大棚

经过季庆瑞教授的不懈努力,先后完成了旱地农业资源开发、农牧业生态建设、草原农业生态系统模式、“43”型高效节能温室等农业开发项目的研究,在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他投入毕生精力,倾注满腔心血研制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获得成功,年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并获得了众多奖项。

霍林郭勒市“43”型温室大棚实验的位置

科研,需要反复地摸索试验,来不得半点含糊。季庆瑞教授一生用居里夫人说过的:“我应该相信,自己对于事业的才干,并且不惜任何代价来完成这个事业”鞭策自己,任劳任怨,耕耘田垄,鞠躬尽瘁。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让大家接受,他不厌其烦地讲解“43”型温室大棚的特点,设计原理。根据所在经纬度实地指导建设温室,不仅让农民在理论上弄懂,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取得实效,让人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打消村民的顾虑。季庆瑞教授在一次为农民授课时对一位农民说:“你干亏本了,我拿工资给你补上!”正是有了这一份自信和过硬的实用技术,“43”型温室大棚在霍林郭勒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并逐渐开花结果,惠及了众多菜农,也让霍林郭勒人民在冬季吃上了自己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新鲜蔬菜,从此,人们的餐桌不再单调。

每当霍林郭勒人在隆冬吃上新鲜实惠、营养丰富的蔬菜时,每当霍林郭勒的菜农在灯下细数一沓沓钞票时,他们都会感恩季庆瑞教授,是他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种植方式,变冬闲为冬忙,让农民增产增收,逐渐富裕起来;是他改善了老百姓的“菜篮子”,让他们的餐桌不再单一,变得丰富多彩。

季庆瑞生前为农牧民讲授大棚种植技术

多年的辛勤耕耘,长期的艰苦劳作,季庆瑞教授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越来越重。在季庆瑞教授弥留之际,他拉着一位前来探望他的菜农的手说:“你那果蔬温室怎么样了?”菜农含着眼泪说:“好,非常成功,当年芹菜卖了一万多呢!”年9月11日,年近七旬的季庆瑞老人悄悄地停止了人生的脚步,走完了奋斗的一生。带着对霍林郭勒这片土地,带着对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腔炽热情怀,含笑离去。他走了,静悄悄地走了,但他留给霍林郭勒农业的祥瑞之气永存。

通辽市委宣传部和霍林郭勒市有关领导到季庆瑞家中慰问其家属(沈保才摄)

霍林郭勒市是一座尊重知识的城市,也是一座重视感情、懂得感恩的城市。年8月25日,市委、市政府在巴润嘎查举行了隆重的季庆瑞教授塑像落成仪式。为季庆瑞教授树立塑像,不仅是为了长久地缅怀他,也是为了学习和继承他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发展生态农业的奉献精神。这对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加快推进霍林郭勒农牧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走近季庆瑞教授塑像,他脚踏霍林郭勒这片土地,深邃的眼睛眺望远方,眼里充满追求和希望,在他的眼里,人们看到了知识和智慧,看到了他希冀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景。

季庆瑞生前使用过的笔记(沈保才摄)

季庆瑞(年12月23日~年9月11日),天津市人。中共党员,原哲里木畜牧学院教授。年,季庆瑞在霍林郭勒市进行“43”型日光温室试验获得成功,打破了北纬43°栽培技术的禁区,为霍林郭勒市以及包括大庆市在内的东北地区蔬菜种植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研究发明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95火炬金奖”、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和爱迪生发明中心“对人类贡献奖”。

年,按照季庆瑞的专利技术,霍林郭勒市启动建设设施农业园区。

季庆瑞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霍林郭勒人民将永远铭记!

季庆瑞生前获得的荣誉奖章(沈保才摄)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zx/1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