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霍林郭勒市
扎鲁特旗“三个持续”推动全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新水平
一是持续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强化“好差评”结果运行,杜绝审批服务“体外循环”“两头办”问题,营造更加便利的准入环境。二是持续推进“一网通办”,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70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备案项目办结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三是持续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旗镇村三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企业和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办事需求。总投资6亿元高端硼素新材料生产项目落户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前,由中化河北有限公司、中硼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高端硼素新材料生产项目落户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10万件特种陶瓷制品生产线,项目建设期约6个月。二期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吨碳化硼粉体生产线、年产吨碳化硼晶体生产线和年产吨铝基碳化硼生产线,建设期约24个月。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预计上缴税收1.75亿元人民币,带动就业人以上。
霍林郭勒市多措并举坚决打赢能耗“双控”攻坚战一是全面加强工作调度。对能耗超过0吨标煤的企业,安排相关部门实行包联责任制,对每天的煤电油气等实物投入实行日监督,对拟定重点企业41项节能措施,每周调度进展情况,确保措施落实到到位。同时,对0吨标煤以上重点企业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状,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千方百计降低能耗总量。
二是坚持分类施策降耗。聘请第三方开展国内同行业对标工作,对能耗达不到行业准入值的企业,申请实行阶梯电价,对持续不达标的企业停产整改。对50万吨以上能耗企业全部开展节能诊断,对电解铝企业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力争3年内铝液交流电耗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增加值贡献小、工艺水平低、能耗高的企业,以法律、政策、标准、市场手段倒逼退出,将腾出的能耗指标用于保障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
三从严监督管控增量。对未办理节能审查的项目,不予开工;已办理节能审查手续未进行节能验收的项目,根据施工进度,严格按照节能验收管理办法进行验收;对节能手续不健全企业,采取限产措施降低能耗。推进下游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对于用能0吨标煤以上、吨产品附加值低于元的金属制品加工项目一律不予引入。鼓励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对于能耗高、生产工艺落后、转型升级慢的企业,实行限电、限水(铝水)和限产等措施,倒逼企业升级改造。
四启动能耗预警机制。编制能耗“双控”应急预案,强化节能降耗主体责任落实,对年度、季度用能控制计划进行监督和落实,要求企业要自觉履行节能降耗的社会责任,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确保依法用能及达标。
科尔沁区多举措力促年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
一是全力抓实责任保开工。抓牢春季开复工黄金期,建立统一集中、纵横联通的项目调度制度,对手续办理滞后的部门进行“亮灯”通报,切实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实行春季开工重点项目包联负责制,逐一制定推进计划,逐个盯办督办,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对需要向上级报批的手续,由对应职能部门派专人盯办、争取尽快获批,确保在春季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经测算,一季度预计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7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9%,实现首季开门红。二是全力抓好服务优环境。全面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严肃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为抓项目、促投资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推动高频事项向网络端、移动端延伸,加速与“蒙速办”APP线上办理程序的深度融合,以智慧政务为营商环境赋能。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流程,力争年内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针对落地的大兴路道路工程、高铁南广场、高铁站南连接线互通立交工程等一批市级重点基建项目,落实好属地责任,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继续深化与农业银行通辽分行的战略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争本年度投放各类贷款突破亿元。三是全力抓牢招商强集群。围绕“五大产业集群”,瞄准即将建设的科尔沁绿色食品创新产业园,千方百计引进新旧动能转换支撑项目。充分发挥玉米资源等基础优势,重点引进聚乳酸、高附加值氨基酸、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重点谋划蓝宝石新材料产业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着力引入碳化硅半导体生产等项目。近期,重点跟踪国泰新能源汽车、新松机器人康养、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等在谈项目,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来源: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ms/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