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霍林郭勒博物馆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上一篇文章: 霍林郭勒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旅 下一篇文章: 霍林郭勒绿色画卷
参观CANGUAN
上图:簋
下图:簠
年年底,随着霍林郭勒市博物馆的开馆,出土后在外漂泊了四十余年的两件青铜器——簋、簠,终于在它们出土的原地展出了,为此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是真正从霍林郭勒这片土地上出土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是远古时期的重要跨越。青铜器是我国奴隶制时代经济文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在东胡族统治时期,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东胡人就和中原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战争和掠夺。那么,在霍林郭勒出土的两件青铜器缘何在外漂泊了四十余年呢?这事还得从年说起。当时,在扎鲁特旗北部发现了大煤田,巴雅尔吐胡硕公社三位牧民在煤田附近处放牧时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发现了西周晚期邢国贵族的两件器皿。发现的青铜器一曰簋(音:gui,三声),一曰簠(音:fu,三声),铜簋上的17字铭文为“邢姜太宰它铸其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精美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铸造方面的聪明才智,短短的17字铭文也反映了奴隶主阶级要永世享受奢侈的生活。由于当时保存条件有限,出土的两件青铜器随即从霍林河矿区运抵通辽,后保存于科尔沁博物馆。在霍林河流域出土的两件器皿属于西周晚期的邢国,邢国的封地在今河北省一带,后移至山东省,而这两件青铜器却出土于北方草原的霍林河畔,它迢迢万里的迁徙史,正是这里的东胡族人与中原华夏民族密切交往的有力证明。东胡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大约生活了多年,经历了由弱渐强再行分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不管是历史遗物,还是这些历史遗物的主人,犹如匆匆过客,纵马而来,扬鞭而去,挥洒下的不仅是一段辉煌历史,更像是一部壮丽的诗篇,为今天的霍林郭勒市创造了悠久历史,推进了文明进程。先民们留下的物品,似乎在告诉后人,在霍林郭勒这片土地上,东胡人的脚印曾经留在了茫茫草原,留在了霍林河畔。年年底,霍林郭勒市博物馆正式开馆,两件代表着一个地区历史文明标志的文物,开始与观众见面。中共霍林郭勒市委办公室
组织干部职工
参观霍林郭勒市博物馆
2月22日下午,中共霍林郭勒市委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霍林郭勒市博物馆参观,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于海宝参加参观活动。参加参观活动的全体干部职工先后参观了“工业展厅”、“城市发展展厅”、“历史文化展厅”和“红色教育展厅”,大家在参观中深入了解了霍林郭勒市历史文化的厚重、城市发展的沧桑、工业发展的迅猛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摄影:沈保才
往事与记忆
投稿邮箱:tlhssbc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ms/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