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博物馆去过没了解一下

白癜风咨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层层叠加的文化就是一段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霍林郭勒市博物馆

HUOLINGUOLESHIBOWUGUAN

霍林郭勒市博物馆位于霍林郭勒市河东新区,始建于年,展厅总面积余平方米,分工业展厅、城市发展展厅和历史文化展厅,该馆于年12月18日正式开馆。

——工业展厅

霍林郭勒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工业城市,煤炭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远古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日照充足,生长着茂密的植物。这些植物经过不断的生长、倒伏、腐烂,形成了厚厚的腐殖物——泥炭。泥炭层随着地壳不断变化被深埋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和亿万年的漫长岁月,最终形成了黑色可燃沉积岩——煤炭。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更是一部生动的创业史。自从年科尔沁右翼中旗地质工作者赶着勒勒车顺着霍林河流域在河两岸用锹挖镐刨的方式发现了一层层灰色页岩和炭质页岩以及清晰的煤线后,是否开发这个煤田始终是有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处边防。年3月,由吉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组织、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派出四支勘探队、一个普查大队、一个电测队等组成的人左右的勘探队伍,陆续浩浩荡荡地开进霍林河煤田,在这片亘古荒原上正式拉开了霍林河煤田勘探大会战。“霍林河循环经济”是不以牺牲绿色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增长的健康模式,这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见证。境内的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作为在国家能源紧张、东北地区面临资源枯竭情况下开工建设的露天煤矿,它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设的露天煤矿,永载我国能源开发建设的史册!铝是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有延展性。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霍林河煤田地处大兴安岭西南地段,形成于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巴彦和硕中生代聚煤盆地群中,煤田四周被石炭二叠系变质岩和晚侏罗世下火山岩组成的中低山所环抱,并组成煤田的基底。盆地两侧隆起区出露晚古生代地层,中生代时期,经历了早期强烈的岩浆侵入和广泛的火山喷发及后期断陷接受沉寂形成含煤盆地的过程。晚侏罗纪时期强烈的火山喷发在这里形成了一套巨厚火山岩系,其上发育的沉积地层中蕴藏了上百亿吨的煤炭资源,构成了一个大型煤田——霍林河煤田。在侏罗纪时期。地球上的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等多种古乔木的遗骸被沉积物埋葬后,经过漫长的石化和千万年的风雨剥蚀,形成了今天的石森林——硅化木,这是地壳变迁的有力见证。通常植物化石的结构细节很少会留在碳中,但由于霍林河露天煤矿成煤年龄较轻的褐煤,在开采过程中曾挖掘出了许许多多的硅化木、树化玉及猛犸象、披毛犀骨骼等古生物化石。霍林河煤田的煤炭产品属老年优质褐煤,平均发热量千卡/千克,含硫量0.5%含磷量小于0.%,挥发份大于46%,灰熔点℃,具有低硫、低磷、高挥发份、高灰熔点“两低两高”的环保特点,有“绿色燃料”之美誉。铝的最大优点是轻,它的重量只有同体积铜的三分之一,因此首先在航空、建筑、汽车等领域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水晶石——以氧化铝融盐电解法。以熔融冰晶石作为溶剂,氧化铝为溶质、碳素材料为阴阳两极,强大的直流电通入电解槽内,在电解槽内的两级上进行电化学反应,阳极产生气体,阴级析出铝液。以铝原料生产、铝深加工、工业硅、单晶硅为代表的冶金项目正在不断裂变扩张、发展壮大。

铝产品:铝棒、铝盘杆、建筑用铝型材、工业铝型材、普铝板、幕墙板、普铝箔坯料。铝箔,按用途分:食品箔、药品箔、家用铝箔、空调箔;按薄厚分:单零箔和双凌箔;普铝:汽车缸盖、活塞、汽车散热器、汽车水泵壳、汽车轮毂。铝合金锭、铝合金大扁锭、铝粉;铝包麦饭石锅、铝制锁具、铝制电脑支架、电器开关盒、暖气片;精铝:精铝锭、精铝棒、高压电子铝箔、低压电子铝箔。

——城市发展展厅

年6月10日,医院住院进行治疗的周恩来总理已经通过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得知了吉林省和内蒙古交界处发现大煤田的重要消息,看过消息后周总理在纸页的空隙处挥笔作出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批示,内容是:“先念同志,此事如确,单靠吉林省动手太慢,规模太小,速度太缓,请查明,交计委议。”

关于霍林河煤田是怎样被发现的,一直众说纷纭,在民间口耳相承的传闻也是不胜枚举,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牧民报矿的传说。霍林河煤田到底是怎么发现的呢?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呼伦贝尔盟地质大队科尔沁右翼中旗分队为了大炼钢铁,组成了一个五人找矿小组,计划沿着霍林河谷西行找煤。那时候,科尔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还在高力板,事先技术负责人王允盛和另一名队员骑着马赶到德田宝力告屯,那里有地质队的大本营。在那里,他们又找了两位牧民当向导,一个叫图木乐,一个叫锁柱,还有另外一名地质队员,组成了一个五人找矿小组,他们赶着四辆勒勒车,带着吃粮和相关探矿工具,出发了。这期间,他们一共用了45天的时间,经历了冰河、野狼、沙尘暴、草原大火、沼泽地、火柴告急、雷电以及牧民驱赶等重重危险和人为障碍,最终在得烈火烧敖包(今天的珠斯花火车站西侧)附近发现了清晰地煤线,为发现霍林河煤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一天是年6月8日,他们用镐刨锹挖的方式,在刨出的黑色炭质页岩中夹有着很薄的棕黑色煤线,这一发现证明了这里的煤系地层真的有煤!这就是发现煤田的真实过程。为此,每年的6月8日,就是发现霍林河煤田的纪念日。为什么说周恩来总理与今天的霍林郭勒有着渊源呢?这事还得从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说起。年3月,由吉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组织、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派出的四支勘探队、一个普查大队、一个电测队等组成的人左右的勘探队伍,陆续浩浩荡荡地开进霍林河煤田,正式拉开了霍林河煤田勘探大会战。年4月19日,由霍林河矿区建设指挥部党工委书记、指挥吴显文率领的从吉林省辽源等6个局、矿抽调的名干部、技工和名民兵开进霍林河,这一天作为“霍林河建矿日”,永远的载入了霍林河煤田的发展史册。年6月根据工作需要,从哲里木盟、白城地区抽调了多名知识青年组成的民兵,分批开进霍林河矿区,这些人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三千五民兵”,后来“三千五民兵”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明月当灯风擦汗,雪煮馇子做三餐”就是那时候霍林河煤田创业者们的真实写照。有人这样概括当时的霍林河:“晴天一顶,荒原一片,房屋一间,水井一口”。所谓的房屋,据说是牧民夏季的小商店,水井是地质勘探队的一口饮水井,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由于矿区一下子涌进几千人,住宿成了难题,创业者们进驻到霍林河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盖地窨子。所谓的地窨子,就是利用平缓的山坡挖出深槽,正面垛上泥墙,留出门窗的位置,上面盖上盖儿,就成了依山而建的简易房屋了。当一排排地窨子建起来后,整个山坡也显得蔚为壮观,从远处看就好像耸立在山坡上的高楼大厦。从建矿,再到建市,这一段艰苦创业史,是一段承载着霍林郭勒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霍林郭勒市不仅因“煤城”闻名全国,而且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拥有了很多城市名片,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城市”、“中国西部百强城市”、“全国土地资源节约模范市”、“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县级城市小康经济指标榜首”、“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生活基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园林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和“内蒙古旅游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等。

霍林郭勒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接壤,与通辽市扎鲁特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毗邻,距蒙古国直线距离公里。霍林郭勒市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个苏木、4个街道办事处、1个军马场生态保护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开放型新兴城市。从封闭、偏远的边境城市,到今天公路、铁路、航空的快速发展,霍林郭勒市已构筑起了立体化、枢纽化交通的新格局,通霍铁路实现电气化,客运列车提速,霍白公路、霍阿一级路、巴霍二级路竣工通车,霍林河机场通航,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交通网”,实现了四通八达的愿景。霍林郭勒素有“草原明珠”“避暑草原”之美誉,自然资源和人文古迹十分丰富,拥有世界上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草原、地质冰臼群等自然景观和金界壕古方城等历史遗迹,曾出土猛犸象、披毛犀以及硅化木等古生物化石。年,霍林郭勒市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棚户区一改过去残墙破房、脏乱泥泞的景象,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环境面貌也变得焕然一新,让棚户区的居民们告别忧居,过上了宜居的幸福生活。

——历史文化展厅

霍林郭勒因河而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留下了原始社会的石器、西周的青铜器、辽代的墓葬、金代的界壕以及远古时期的猛犸象牙、硅化木、树化玉等,草原文化、契丹辽文化、青铜器文化、蒙元文化和古生物化石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不仅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古今文明,而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霍林河流域就像是一部史书,见证霍林郭勒市土地的富饶、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也正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霍林郭勒各族人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新追求,铸就了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忠厚诚实的优秀品格,谱写了历史文化与工业文明的互相融合、互相包容、互相品鉴的新画卷。自古以来,霍林河流域就是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舞台,从陆续发现的实物看,在霍林河流域散落的各种石器印证着这片土地的古老和神奇。近年来,有人还在霍林郭勒附近发现了石犁、石斧、石锛、石箭头、玛瑙刀等古人使用过的生活用具。此外,在周边地区还陆续发现了具有红山文化特征的陶器、骨器、石器……最新考古研究发现,位于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境内的哈民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已有年至年,该遗址分布北到嫩江流域的霍林河、洮儿河,南到辽河、老哈河一带,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影响之深。

两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民族在北方草原和黄河流域建立了八、九个封建政权,其中,北方草原上的东部鲜卑族活动时间最为长久,大约有六、七百年的时间,随着南北朝的结束,它也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是乌桓人的早期活动时期,他们一直生活在西拉木伦河、霍林河流域之间的广袤草原上,这些区域包括今天的阿鲁科尔沁旗、开鲁县、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霍林郭勒市等地区。

至魏晋时期,东部鲜卑兴起了三个大部落,即:鲜卑宇文部、慕容部、段部。其中,慕容鲜卑为东胡的后裔,其祖先就是从退保鲜卑山的鲜卑部衍生出来的。这个部族最早是鲜卑部族的核心部族,占据鲜卑山附近的霍林河中下游和洮儿河流域游牧,并由此逐步向西辽河流域发展。

宇文部中的迭剌部最先在霍林河中上游一带游牧,后逐步南移乌力吉木仁河与西拉木伦河之间游牧。公元四世纪中叶,以迭剌部、乌槐部等部为核心的部落,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交汇之处建立了部落联盟,契丹八部由此产生。

大辽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辽代墓葬甚多。辽墓按地域可分为两个区域。北区包括长城两侧及长城以北地区;南区包括北京市和河北省的长城以南、易水和白沟河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

对辽墓的发掘和研究自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历来受到重视。在内蒙古境内发现的辽代墓葬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家族墓、吐尔基山辽墓等,都曾引起过轰动。

辽代契丹人墓葬在通辽市境内数量较多,分布很广,不少墓主人身份显赫,出土文物很多,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其中包括在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达来胡硕村后山发现的辽墓。

年9月22日,在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达来胡硕村后山坡上,一居民在挖菜窖时发现了一座古墓,此墓为竖穴土坑墓,墓穴呈长方形,墓口长21.5米,宽1米,深0.4米,墓口距地面2.4米,上盖石板13块,石板厚度约20~25厘米,填土为松黑沙土。葬主为男性,身高约1.75米,仰身直肢。随葬品有铁、铜、木等器具。经哲里木盟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此墓为辽代早期墓穴。由此证明,在北朝至隋唐时期,辽代早期就有人在霍林郭勒地区活动过。

公元年,契丹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迁都龙眉宫,定都临潢府(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公元年,契丹王朝改称“大辽”。其统治范围分为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当时霍林河流域属于上京道临潢府管辖,在霍林郭勒市发现早期辽代墓葬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金朝是古代历史上一个封建割据的政权,统治着东北、华北广大地区,其势力范围延伸至淮河流域,与南宋对峙。“金界壕”和“古方城”算是金代为霍林郭勒地区留下的最大历史遗迹了,也是金王朝留下来的最为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

年,考古部门在对霍林河矿区内一号古方城进行清理时,发现城内布局井然,有街道、房屋建筑、帐篷台基、水井等,出土了大批铁镞、铁蒺藜、铁刀等军用武器和线坠、瓷盆等生活用品。这说明,当时金界壕沿线及向南纵深地区都是金王朝的军屯区。

在金界壕的沿线,当时还修筑了一些较大的军事重镇,比如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都古城、坤都岭古城和扎鲁特旗乌兰哈达古城等。金界壕是金代女真人留下的重要文物古迹,年6月25日,霍林郭勒境内的金界壕、古方城与其他地区的金界壕一起被列为国家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金界壕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3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年霍林郭勒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规定境内30余公里金界壕两侧米范围内为保护区域。

在霍林郭勒市,有一座可汗山。此山虽比不得国内许多名山,但它的名气却传遍了大江南北,一些游客千里迢迢赶来,目的就是拜谒此山。

公元6年,蒙古各部的首领在斡难河源头的大肯特山召开大会,公推乞颜部首领铁木真为蒙古大可汗,尊称“成吉思汗”,意为“四海之王”或“可汗的可汗”。他成为部落首领后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蒙古帝国(元朝的前身)。

元朝时期,蒙古骑兵越过金界壕,灭掉了金王朝,北方广袤的草原正式成为蒙古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家园,元上都为其政治中心之一。年,忽必烈在开平(今正蓝旗)召开忽里台大会,继大汗位,建元中统。据史载:“自上都、大都,以至玉你伯牙、折连怯呆儿,周回万里,无非牧地。”可见,玉你伯牙(今多伦西北部)、折连怯呆儿牧场与上都、大都等牧场是连成一片的。

折连怯呆儿就在其中的南部地区,而霍林河流域和东乌珠穆沁地区在元代初期是成吉思汗同母弟帖木儿斡赤金的封地,又有哈拉木涟牧场。几百年后,在霍林河流域西岸一座并不起眼的山巅之上,赫然崛起了两座帝王巨型雕像——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此山被称为“可汗山”。

据《清史·地理志》《大清会典》《蒙古游牧记》等史书记载,皇太极于天聪八年(年)10月大规模地在漠南蒙古划分游牧地的基础上,崇德元年(年)始建外藩蒙古旗置,到顺治六年(年)为止,嫩科尔沁共分设10旗。其中,科尔沁右翼中旗游牧于嫩江下游洮儿河和霍林河中下游,这种格局一直到清末开垦设局为止再无变化。

由此可见,霍林河两岸一直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和领地。这里,不得不提到清代“哲里木10旗会盟地”图什业图旗(科右中旗),会盟地之所以选择在图什业图旗,是由图什业图旗的历史地位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决定的。该旗虽处于哲里木盟西北角,但自辽、金时代始就已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军事要塞。

现今会盟地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都镇东侧的哲里木山,“哲里木”为蒙古语,意为“马鞍肚带”,源于哲里木山的形貌。霍林河南北两源在哲里木山两边汇合后奔流而下,河谷宽阔,草木丰茂,是天然优良牧场和围猎、操练场地。

会盟地处在大牧场中央,在一片圆形敖包群中,中间为主敖包,高6米,底部直径约5米;周围10个小敖包,高近2米,底部直径约2米,主敖包与10个小敖包之间距离均为30米。大敖包代表盟,每个小敖包代表一个旗。会盟活动每3年举行一次,理藩大臣、盛京将军前来检阅军容,巡视边防,并协同会盟诸旗发布行政命令。

选择在此地举行会盟活动,是因为霍林河畔的哲里木山低缓平坦,地势开阔,非常适合于阅兵。霍林河从科尔沁右翼中旗穿境而过,在历史舞台上曾经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金太祖收国元年(年)后,霍林河以东属泰州,以西为临潢府,曾起到了界河的作用。为了纪念“十旗会盟”,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当地人在霍林河岸边都要举行敖包祭祀活动,纪念意义深远的“十旗会盟”,纪念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祈求长生天的保佑。

在许多人眼里,这里就是一片荒漠,就是一片牧场。古时候跃马挥刀、纵横驰骋和厮杀呐喊早已渐行渐远,甚至没有留下一枚马蹄的印记。弹指间,千百年过去了。金戈铁马、旌旗翻卷的时代如同炊烟一缕,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而漫长与沉寂的岁月还在这里延续着。

古生物化石,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年轮。侏罗纪前期,经历了大灭绝后,各种动物、植物都非常稀少,但其中恐龙总是一枝独秀,伺机称霸陆地。侏罗纪中晚期以后,恐龙成为地球上最繁荣昌盛的优势物种,此后统治地球1.5亿年,直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

存活于万年到上新世时期的猛犸象,又被称之为毛象,是一种能够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也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陆续灭绝,这被视作一个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

在霍林郭勒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已经多次发现包括猛犸象、披毛犀、野牛在内的古生物化石,并引起了文物考古工作者及古生物化石专家的极大兴趣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y/5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