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漫记

长长的公休假,让我北行内蒙的愿望得以实现。八月,七千五百公里、十六个白天、十五个夜晚,十三个省(市)、许多个景点、无数匆匆而过的路人,在我心里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每天在朋友圈发布行程,那是担心遗忘什么而写的日记。而回到家中,再想起北行之旅,又有了不一样的心绪。此行目标:内蒙,却不止内蒙那么简单。每一个歇息的地方,每一次品味当地美食、每个让眼睛和心豁然明亮的风景、每个地方遇到的某些人,都有值得记忆的地方。

同行中有人拍下我们在草原游玩时的全景图,其实,这还不是真正的°全景,可已足够令人震撼。

蒙餐

我们来到内蒙的 站是赤峰。进入赤峰的感觉并不好:正在修建的路,狭窄、泥泞,肮脏的路边门面,黝黑沉闷的路人,迎面刺来的车灯。我们都感慨:挨着北京的城市,竟然如此狼狈,不如岳阳,每条进城的马路都宽阔明亮,让人一见,好感顿生。但蒙餐让我忘记这里的脏乱差,只记得美食的回味无穷。

来到内蒙,当地特色美食是我们搜寻的主题。同行中有一人是第三次来内蒙,就是冲着这儿的美食来的。横过住地的一条主街,我抬眼便看到一家门店牌匾上写着:某某蒙餐。店名不太记得,但蒙餐二字不会忘记。我对同伴说,就这儿吧,我们过来不就是吃蒙餐吗?

这家店,果然对得起蒙餐二字:手把肉、羊血肠、二米粥。来到内蒙,才知道点菜的分量,要比湖南少一半才行。那可真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啦。因为是晚餐,我特意少点两个菜,还被老郑划掉两个菜, 点了两个凉菜六个热菜。一上桌我们全晕菜了:我点两个凉菜,结果上来两大盘,而在湖南是两小碟;六个热菜,那可叫做六盆热菜啊,可怎么能吃完?幸好一天的舟车劳顿让每个人都饿得发慌,我都不用筷子了,直接用手,那不就叫手把肉嘛。一顿风卷残云,还剩下几块饼、一些羊杂碎没吃完。拍拍肚子,满意而归。

这样的手把肉,你看了会不会垂涎欲滴?说实话,太好吃啦,有机会的话,还要去至少一次才好。

第二天早上,在这家蒙餐店不远的地方,又找到一家内蒙特色早餐:赤峰对夹和羊杂汤。对夹是内蒙特色小吃,但以赤峰的 。对夹的原材料有荞麦、小米、小麦等,用油水和面,外面涂以酥油,食用前用火烤片刻,因为原材料不一样,所以烤出来的颜色深浅不一。里面夹着鲜肉、熏肉等,外焦里嫩,味道鲜美极了。羊杂汤也相当纯正,原材料很干净,熬出来的汤鲜亮清澈、撒上胡椒粉和香菜末,喝一口,鲜香直入心底,余味环绕口中。这家店名叫做“老横街对夹”,据说开店多年,确实味道不错。以后若有机会再去赤峰,一定会去享用这对夹和羊杂汤。

赤峰老横街对夹和羊杂汤,你尝一口,会大爱这味道。

虽然自驾游 的好处就是饿了可以随处找吃的地方,可在广袤的北方大地,想在路边找一家像样的店并不容易。在去阿尔山的路上,我们绕行很久才进一个村庄,找到一家土菜店。门头上挂着一只大大的牛头。我们进门时,正好有几个游客出门,问味道如何,他们说很好。于是放心进去。这家饭店场地不算很大,可是看起来菜做得还地道。厨房内,香喷喷的烤羊肉刚好出炉,我试了一小块,肉味醇香、入口细嫩,回味绵长,着实不错。于是来三斤,点完这个菜,我就心安理得去餐桌前,用餐刀将烤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以便同伴享用。等到菜上齐,才发现他们竟然又点了四斤手把肉。看来,来内蒙,这群食客不仅无肉不欢,而且吃肉不怕多啊,曾经说好的减肥呢?!

这样彪悍的手把肉,看起来是不是特别内蒙?

其实,内蒙不仅牛羊肉好吃,馒头、面饼、面条、饺子也特别有嚼劲。那里的面食是真正老面做成的,面条现擀,程序比较复杂,所以早餐一般是不吃面条的;馒头基本随要随有,因为头天晚上蒸好,冷的也很好吃。在阿尔山的那个早晨,全城停电,我们点的煎饼上得特别慢,可是味道不是一般的好,反正我在湖南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煎饼。大家一致认为,为这样的煎饼等候几十分钟,也是值得的。

天空

此生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便有内蒙。小时候,就特别喜欢那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那种天似穹庐,四野茫茫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在脑海中。我曾去过北方:北京、天津、山东等,但仿佛不是这样的苍茫;也在电视电影中,见过那种一望无际,可终究不是真实出现在我眼中,总觉遗憾颇多。

在内蒙, 次为天空震撼,是在通往霍林郭勒的路上。从岳阳到衡水、再到赤峰,高速上也好,城市中也罢,见到的天空是灰白的,浑浊的,让人的心也浑浊灰白,提不起精神。我开着车,简直昏昏欲睡,强打精神,一路唱歌以解除睡意。经过翁牛特旗玉龙沙湖时,眼前豁然开朗。近处是黑色的柏油路、金黄色的分界线,一直通到看不到尽头的远方;而远方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山峦叠嶂,连绵起伏,近处绿色,稍远深绿,更远青黛;沿途全是一种我叫不出名字底部浅绿、顶端金黄的植物,它们在太阳下呈现一种灿烂的金色,比秋季的银杏还要明亮;道路两旁的草原如此宽阔,一眼望不到边。天空中,一线阳光从南端一直延伸到北端,无穷无尽,然后又层层叠叠的云层照射出来,将云层染成深浅不一的颜色,浅灰、深灰、阳光染上的淡金色,隐约的七彩,这所有的美景,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犹如宫崎骏笔下的风景,绚烂、魅惑。当它们在一刹那全部扑入眼帘,那种让人窒息的美轮美奂、那种大草原的天空与生俱来的大气与霸气,一下子震撼了我,让我神清气爽,情不自禁唱起《呼伦贝尔大草原》。 次觉得,长途驾车也可以是一种享受,满眼满心,全是欣喜。

从一个拐弯处看前方,远方的云、近处的草地,如动画片中手绘的绚丽风景。行驶在这样的路上,会以为自己也在画中。

第二次为天空震撼,是在去往满洲里的路上。行进途中,两旁连一棵树都见不到,而草原一望无际,道路伸向无限的远方。此时此刻,我的手,只需机械地握着方向盘,我的脚,也只需机械地踩着油门,几乎不用踩刹车,因为除了我们三台车,很少有别的车辆行驶。整个世界空旷、寂静。路越来越远,前方越来越开阔。再看前方,只见白云朵朵,挂在浩瀚如海的蓝色天空上,最远处的云朵,仿佛与地面相接;广袤的苍穹之下,有一大柱一大柱半透明灰黑色射线从天空射向地面,连天接地,整个画面,如同神话故事中天地初开。我想,人若站在这天地之间,也许会感觉自己如开天辟地的盘古,手撑苍天,脚踩大地,从而心生无比的豪气。在内蒙的路上,你所见到的天空,它全部属于你,且都是这样仿佛触手可及。在这样的地方,看到天地之间如此磅礴的气势,除了震撼,还是震撼。你知道吗,对于一抬头只能见到头顶一片天的内陆人来说,内蒙天空的宽阔与雄伟,足以让我瞠目结舌。

一柱一柱的连天接地的灰色射线,那是正在下雨的地方。远看极其震撼。隔着车窗玻璃,我的手机拍不出那种效果。

第三次为天空震撼,是住在蒙古包的那个夜晚。夜已深,白色的蒙古包中透出昏黄的灯光,游客们在嬉笑、欢唱,而夜色正好。于是,我走向远处,站在呼伦贝尔的草地之上,凝望天空。那夜的繁星如闪亮的钻石,密密镶嵌在蓝黑色的夜空,忽明忽暗。凝望星空,我有些发呆,思想仿佛穿越到另一个维度空间,喧嚣离我越来越远。有多少年,我们没有见到这样的夜空了?好像还是小时候,在老人们身边,数过夜空的星星,那是多甜美的时刻。现在还有么?不记得了。在浮躁的城市生活里,我们已然忘记,夜空,可以如此静谧而神秘;星光,可以这样轻轻闪耀得让人心醉。

那晚,试着用手机拍过好多次星空,却怎么也拍不出眼睛看到的样子。只好转一张网络照片了。向拍此照的高人致敬!他所拍的,正如我所见的。

草原

一路高速公路进内蒙,看得见草原,却走不进草原。在驶向阿尔山时,因为加油绕进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车子没加油时,眼中即使有草原,心里却只有焦急。等到加满油箱,再沿着村庄弯弯曲曲的小路前行,两旁的草地才算真正落入我们的视野,才惊觉是真正进入了草原。只见小路两旁没遮没挡的,全是绿油油的青草地。一群一群的牛羊在山坡吃草,黄白或者黑白相交的奶牛悠闲地从草地走过;白色的羊群,就像落入草地中的云朵,缓缓移动;白色的蒙古包,零星点缀在绿草地中,让人忍不住有掀开帘子,进去歇息的亲切感。偶尔有一两个牧民经过,都是友好的笑容。这样的画面,和我想象中的大草原,是高度契合的。

每次羊群都太远,手机拍不到很好的效果,只能总是突出这些奶牛了

次真正踏进呼伦贝尔的草地,是在去蒙古包的路上。省道边,游人经常随意走进一处草地,因而常有三三两两的车辆停在路边。在一个大家都觉得比较宽阔的地方,我们停下疾驶半天的车辆,随着其他游人走进草地,与草原来一次说停就停的亲密接触。草地远看颜色深浅不一,错落有致,如柔软的绿色毛毡铺在地上,近观却不是那么柔和,毛毛糙糙的草桩子扎在光光的脚上,有些刺人,一堆一堆的牛粪要小心避开,不然一脚踏进去,那酸爽的感觉,会让人惊叫。缓慢抬升的山坡顶上,一群一群黄白或者黑白色的奶牛从游人前走过,嘴里嚼着草料,旁若无人;一群一群五颜六色的游人却不顾这些,躺着、坐着、站着、跳着,用各种姿势拍照。所谓旅行,感受的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唯美,那些真实存在的不洁,基本被忽略。我们亦是如此,在此处留下不少值得珍藏的照片。同伴带去的小狗也疯得厉害,一下扑到这个人身上,一下又扑到那个人身上,开心得不得了。草原就是如此神奇,让所有的生灵精神全然放松,做回自我。

游人、牛群、小狗、蓝天和白云,一切都和谐地融在一起。这就是草原的魅力,让世界生机勃勃。

又是因为寻找加油站的原因,错过原本计划好的蒙古包群,然后跑了几百公里都没看到一个蒙古包了。于是大家商定,在途中,若再遇到 家蒙古包就住下来,不然会像猴子捡西瓜,挑挑拣拣就没了。行至离金帐汗部落还有两百多公里时,天色已近黄昏,路边有几顶白色的蒙古包在茫茫绿色草原中显得那么醒目,于是赶紧进去定好了晚餐和蒙古包。在晚餐前,我们骑上主人家的骏马,本想是快马加鞭驰骋草原,可是骑手怕我们控制不了马儿,只准在草原上溜达。在马背上俯视草原的感觉,和行走在草地中是不一样的。骏马颠儿颠儿,我随着它晃动;有时它打个响鼻停下来,我也只能乖乖地坐着,随它凭心情而动。因为那个叫做杜伟的骑手说了,你别想控制草原的马儿,我可是七八岁就驯马,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而你们控制不好就会摔下来的。马儿喜欢草原,它走走停停,有时低头嚼一下野草;我也喜欢草原,俯看夕阳中墨绿的野草,随着清风顺着一个方向摆动;草间零星开着紫色、白色和黄色的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像一粒粒彩色珍珠,点缀这无边旷野。围着草原骑马一小圈,我的思想却跑遍了辽阔草原。杜伟说,你们今年来得正是时候,往年雨水不多,游人看到的草地都是枯黄的,今年雨水充沛,草儿长得好,比哪一年都好看。看来,我总是很幸运,见到了心中最期待的草原的样子。

草原一望无垠,几顶蒙古包像白色云朵落在绿色草地上,零星小花开放,如点缀的彩色珍珠。徜徉在草地,那种安静,让人迷恋。

河与湖

我国北方属于温带气候型,降雨量少,整体缺水。因而,水在北方是很珍贵的东西。

呼伦湖是内蒙古 大湖、中国蓄水量第三大淡水湖,是贝尔湖的姊妹湖。它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境内。我们来到内蒙,来到呼伦贝尔,呼伦湖是肯定要去看看的。

经过长途颠簸,我们来到呼伦湖。也许是因为水资源稀缺的原因,原以为可以像在家乡随意看洞庭湖一样的看呼伦湖,结果到了门口才知道,每辆车要5元,车上每人40元才能进入呼伦湖大门,门前还有威严的守卫站岗。当时便在想,以后北方人来看我们洞庭湖或者南湖,也得收个门票才行,这样才显得水资源的珍贵。在我看来,呼伦湖的利用价值,是远远超出洞庭湖的。将车停在呼伦湖前,远眺湖面,只见一片暗蓝色的湖水,在太阳下泛起粼粼波光。只是,虽然有阳光照耀,湖面却并不显得清澈,远逊于我曾经看到的青海湖。呼伦湖的水面是一种偏暗的颜色,没有青海湖那样蓝得发亮的清新感,显得不太洁净;湖水与天空有分明的界限,只是因为天空太过湛蓝,湖面更显昏灰暗淡。我们千辛万苦来到此地,为的就是一睹它被描绘过的风采。近看,给我们的却是失望。不过门口“呼伦湖”几个红色的大字镶嵌在一块巨石上,内蒙的刚硬便呼之欲出。站在巨石边留影,只为证明,我曾来过,见过呼伦湖这名字美丽的湖水。

人们常说柔情似水,可呼伦湖并不柔,倒有些刚硬的味道。我们这一行女人站在石碑处,正好让太过阳刚的呼伦湖阴阳平衡。

莫日格勒河是陈巴尔虎旗的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来到海拉尔,我们便听当地人说它如何美丽。于是下午集中去莫日格勒河赏景。开车40公里来到目的地,却发现当地人所说的河,在我们这些见惯大江大河的湖南人眼中,不过就是一条小水沟而已。我们分析,因为北方缺水,因此对每一处水源都特别珍爱,这条弯弯曲曲的水沟,自古以来哺育了不知多少蒙古人,因而在他们眼中,莫日格勒河是美丽而圣洁的。百度此河的资料:莫日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由东北向西南,流经 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注入呼和诺尔湖后流出,汇入海拉尔河。全长多公里,属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水系。开车继续前行,路过牧马人部落,这个部落地势较高,我们从高处见到这条河流,弯弯曲曲延伸至远方。于是下车,走近这条河。此时,莫日格勒河就像一条柔软的深蓝色绸带,悠然嵌入碧绿的草原。当我站在平坦的高处,见到河水安静温婉地流淌,有一种温馨从心底慢慢蔓延开来。

莫日格勒河水,九曲十八弯,虽然狭窄,却不知延伸到哪里,看不到尽头,颇具神秘感。

女人

在我心里,内蒙的人是豁达开朗、狂野不羁的,因为草原广阔的视野、自小马背上的锤炼,必定练就这些气质。北行之旅,通过订房、点餐等旅途中的接触,我真实感受到,内蒙人的气质,确实符合我的想象:内蒙的男人大多笑容阳光,带一些敦厚的模样;而女人则能干、豪爽与泼辣。

我们去阿尔山时,遇上当地旅游旺季,根本定不到房间。在网上寻找许久,找到一个名叫佳顺的宾馆,价格在当时属于比较适中的,元一晚,我们定了6间。这是我们北行旅途中最贵的房间了。可到了那里一看,原来这只是一家小旅店。对我露出的不满意,旅店高大健壮的老板娘笑着说:“你去看看隔壁,还不如我呢,要四百多一间。”扭头看看隔壁房子的外观,果然不如这一家,于是安心住下来。房间服务台就在进门边一个小房间里,里面有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在那儿捣鼓一部手提,手中还抱着一个小男孩。姑娘皮肤黝黑,眼睛很大,和老板娘一样,也是很健硕的样子。我问孩子多大了。她黑黑的大眼睛看着我说:“半岁多了,这是我弟弟。”我笑起来:她不说,我还真的误会了。

她一手抱孩子,一手操作电脑有些不方便,我便说:我帮你抱着弟弟吧。她看看我,笑着将弟弟递给我抱着。很奇怪的是,在她手中还哭闹的小家伙,我一抱过来他就开始笑,高高的鼻梁,夹得厉害的双眼皮,是个特别英俊的小伙子呢。我让她看看弟弟微笑的样子,她很惊讶地说:“怪啦,他喜欢你。”这一抱,立马拉近我和这姑娘的距离,她对我态度一下好得不得了。这时进来一个腼腆的男孩望着我们微笑,个子高高的,戴一副眼镜,很帅气,二十岁不到的模样。我没经思索就说,这也是你弟弟吧?姑娘大大咧咧地回答:“不是,他是我男朋友,19,比我小两岁”。我正心想着男孩看起来比她小很多啊,她自己倒说出来了。这样大方的态度,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只好对男孩笑笑。阿尔山是个特别美的小镇,晚上我们在街上散步的时候,又见到这姑娘,她换了一件白色的连帽服,挽着小男朋友也在逛街。见到我,她举起手对我笑着“嗨!”了一声。同行的人惊讶地问:“这里你也遇得到熟人?”我告诉他们这是老板的女儿,下午在她那里订的房。

住蒙古包的那晚,有个年纪不大、个子不高、剪着短发、眼睛明亮的女孩忙前忙后地指挥,一开始我们以为她是老板,后来才知是老板请来的帮手。女孩特别能干,对我们提出的加床、加被子等要求一一满足,让本来觉得蒙古包条件简陋而想离开的同伴下决心住下来。晚上,驯马师点燃篝火,然后,蒙古包的主人、帮手和游客一起,围着篝火喝酒唱歌与跳舞。那晚,加上我们一行十二人,总共才不过二十多人,可是,气氛却热烈得要飞起来。我看看另外那些住蒙古包的人,心想,能够不择条件住在这里的,内心必定都有一种豪气,而这样,才能与内蒙和谐地融成一体。喝酒到最畅快时,同伴搬来一箱啤酒,邀请其他人一起参与。女孩拉过我们其中一个女伴,有些醉意地对她说:“今晚,你是我的,喝酒!”那大儿子见到,马上拉我加入喝酒的队伍,对女孩说:“她是我的!”女孩白了他一眼,对着我指着每个人说:“她是我的,他也是我的,我不管你是谁的,反正都是我的!”那种天真中带着狂野、直白里带着小小狡黠的可爱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后来才知道,主人的大儿子,是她的男朋友,难怪要对人宣誓主权的。

内蒙的女人,可能就是这样,用不管不顾的洒脱来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吧,这是大草原赐予她们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当很多人在复杂情感中纠缠不清、无法取舍的时候,她们爱恨分明的简单,倒让人羡慕不已。

穿上蒙装,我便是蒙古女子。喜欢她们爱恨分明的简单,也喜欢她们天马行空的自由。

边界

此次北行,来到三个边界:中蒙、中俄和中朝边界。中蒙和中俄边界,都有一个威武的国门,而中朝之间,我只见一条鸭绿江,界限不明地分隔了中国与朝鲜,也许在别处设置了中朝国门,不过我没见到。

阿尔山国门位于阿尔山西部、中蒙边界努木尔根河右岸,在阿尔山边界处,与蒙古国的松贝尔口岸相对应,是与蒙古、独联体以至整个欧洲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扩大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国际旅游业的重要通道。我们来到中蒙国门,这里戒备森严,每个人都必须凭身份证才能进入,军官证、残疾证才能减免相关费用,同行中有警察身份的都没有优待。进入 道门后,我们坐上一辆中巴车,司机是一位高大的中年男人,嗓音浑厚,面容忠厚,一口纯正东北腔。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司机兼导游。他一路熟练地开车,一边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进关口的40元门票,能不能过国界去蒙古国看看?他回答说:现在这点钱,出轨都难,更别说出国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国门很庄严,在草原广阔无垠的蓝色天空下,在北方炫目的阳光中威武矗立,让人敬意顿生。再往前走是口岸的幽绿色立柱,路的两旁一边一根,一根上写着阿尔山—松贝尔口岸,另一根上写着我不认识的文字,大约是蒙文。立柱中间的地上横着一条红色国界,我们谁也不能越过。

阿尔山国门前,我们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满洲里中俄国门位于满洲里西部。国门总长米,高43.7米,宽46.6米,于年建成。国门乳白色的门体上方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国徽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国门下方有一条国际铁路,我们去的时候,一列黑色火车正缓缓通过。国门景区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包括41号界碑、满洲里历史浮雕、红色旅游展厅等景点。也许是名气太大的缘故,满洲里国门比阿尔山国门的游客多了好多倍,进入国门的价格也翻了差不多一倍。对于参观国门还要收取如此高的费用,我有些不理解。不说别人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参观国门的,反正我内心满满的敬意,被这喧嚣的商业气息冲淡许多。随着人流慢慢挤进红色展厅,又慢慢流向41号界碑,来不及细细体会满洲里的历史,便被下一波如潮的人流冲回广场。这一轮参观,没有阿尔山国门的安静与肃穆,也没有讲解人员精彩的解说,略有遗憾。

身后的国门,在阳光下威严肃穆,五星红旗飘扬在高高的空中。这一切,让人不自觉的有一种骄傲。

来到中朝边界,我们已走出内蒙,来到了丹东。丹东市隶属辽宁省,原名安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丹东市,意为红色东方之城,它也曾是抗美援朝大后方的最前线。鸭绿江在丹东市东港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江的对岸就是朝鲜。当我们夜晚来到断桥边,看到对岸昏暗的灯火,感慨与朝鲜如此接近时,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丹东与朝鲜最近的地方,只需一步便可跨过去,让我很是好奇。第二天丹东一日游时,导游指着一处荒无人烟的草地对我们说:你们看看,这儿离朝鲜有多近?我们才知道那人所言不虚。导游又说:我们这里是没人会过去的,那边太穷了;那边倒是有人经常跑过来,怎么都防不住,毕竟就这点距离。在鸭绿江边,对比两岸的情景,只见丹东是“红杏枝头春意闹”,新义州却是“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我觉得,虽然我没看到中朝之间有如前面两个国门一样的建筑,但人的心里有一座国门,就在那儿屹立着呢。

历史

此次北行之旅,一路走过所见的历史遗址,很是让人感慨。

从阿尔山到满洲里的路上,我们经过诺门罕战争旧址。对于这段历史,我在中学曾经读到,略有印象。在墙上贴着的记叙中,我们更详细地看到这段历史过程。这是一场侵华日军和外蒙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而引起的战役,战役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惨败而告终。这场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灭。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史上 的一次败仗",这是蒙古国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虽然那场激烈的战争已过去近八十年,可当我看到那安静的战车,悠闲踱步的骏马,却仿佛听到炮声轰隆、战马嘶吼;又仿佛看到战争双方人仰马翻、血流成河。当我身处和平的阳光下,凝望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心中不禁唏嘘,感慨幸福来之不易。

诺门罕战争旧址的草地上,一匹骏马被拴在栏杆旁,却很悠闲的样子。它的祖先,是不是曾为这片土地而战斗过?

在丹东,我们参加了当地一日游。月亮岛上导游关于朝鲜现状的讲解、牡丹峰艺术团队员精湛的艺术表演、长河村中朝鲜老妇人们轻曼的歌舞都让人记忆深刻。但最让人感慨的,是鸭绿江断桥。登上断桥,从断桥这端走到炸断的那端端口,看对面的半截桥身,那场 的战争便浮现在眼前。41军、42军、66军......已经撕裂的各个战队的红旗在风雨中飘扬,似乎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英勇的故事;桥上成千上万的弹痕,似乎依然弥漫着硝烟。我仿佛感受到毛岸英壮士未捷身先死的不甘;仿佛看到毛泽东主席强忍心中的无限哀伤;仿佛听到千千万万英雄儿女 的威武呐喊……从小就唱过“雄赳赳气昂昂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可是,我从未像那天一样感同身受,山河犹在,才是国泰民安的基础。

老郑曾在42军服役,见到这面旗帜,激动得赶紧合影。这是一个军人特有的骄傲

离开大连,沿星海湾大桥直达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博物馆分为旧址展览与特别区域两大部分,旧址场景陈列由全景沙盘、医务系、绞刑场、墓地复原区等19个区域组成。监狱分为原始部分和扩建部分。原始部分是年由沙皇俄国始建,扩建部分是年日本建成。监狱围墙内有各种牢房间,可同时关押多人。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二十年前,我曾来过这里,当时的介绍还没有如此详细,陈列室的物证也没有现在这样完备。那时给我的震撼,虽已渐渐淡去,但一种记忆,却铭刻心底,那就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乃至延伸到对这个这个国家的仇恨。虽然这些都已成为历史,但当我再次见到那些刑具,再次听到那些讲解,再次凝望那些照片和物证,仍然忍不住有一种凉意自心底散开。同去的朋友也说有这种感觉。监狱的阴冷和恐怖,即使过去多少年,依然让人寒噤。

见到这些画面,看到那些阴森的牢房,内心忍不住颤栗。有些仇恨,是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的。

朝鲜艺术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虽然导游的解说,让人对朝鲜有一种疏离感,但听说牡丹峰艺术团的部分演员在丹东表演,还有朝鲜的艺术家的油画、水彩等美术作品以及刺绣作品在丹东展出时,大家还是兴致盎然地购票去参观。按照时间先后,我们先去了演艺厅,观看传说中的牡丹峰艺术团表演。

一开始,我对导游所说的牡丹峰艺术团在此表演持怀疑态度,因为感觉朝鲜不可能将 的艺术团一直留在丹东。可是,当年轻的姑娘们每个人都显示出过人的表演能力,吹拉弹唱无不精通,舞蹈功底深厚,加上美丽动人的面孔,让我相信导游的话应该是真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孩演唱中国歌曲《妈妈》。当她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唱到妈妈时,那发自内心的思念,让她的眼泪盈满眼眶。我想,她应该是想起远在朝鲜的妈妈了吧。我情不自禁走上前,送上一束鲜花,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导游交待的不需要游客献花的叮嘱早就忘得一干二净。这一场表演,让演艺厅所有的观众都沸腾了。国籍和语言,让我们与演员之间不能自由表达某种喜爱,但艺术,让这种喜欢恣意抒发,无所顾忌。

从演艺厅出来,我们又接着参观了朝鲜艺术家们的油画、朝鲜画、水彩、水粉和刺绣等艺术作品。从导游对朝鲜的介绍中,朝鲜是个很贫穷的国家,他说,用一个字表达是“穷”,两个字是“穷横”,因此,一开始我对朝鲜的艺术作品,并不抱很高的期望。可是,当我看到那些色彩鲜艳、手法细腻、惟妙惟肖的作品时,那些唯美、精致、浪漫且充满温情的画面,让我特别为自己的才疏学浅和孤陋寡闻而惭愧,这些作品,和牡丹峰艺术团演员的表演,还有她们温柔可人的说话的样子,颠覆了我从许多媒体中所感受的朝鲜“生硬、冷漠”的印象。其实,小时候我就唱过妈妈教的朝鲜儿歌《桔梗谣》,那优美的旋律至今我还能哼唱出来,后来却被媒体中朝鲜女播音员男人般粗鲁的播音毁灭最初美好印象,以至于不明白朝鲜和韩国的人说话的语调语速为什么截然不同。

无论是哪个国家,人民 的心愿,就是如此富足、安逸而美好的生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下午去长河岛,又观看了岛上年长女人们的歌舞表演。导游介绍,长河岛原本送给朝鲜,后来被中国收回。我搜索了一下,这些历史在百度上找不到。和牡丹峰艺术团队员不同,这些女人是自愿留在岛上的。导游介绍说,曾经用两袋大米就可以换回一个朝鲜媳妇,现在,朝鲜不允许女人外嫁,但是朝鲜女人多男人少,所以朝鲜女人如果过了27岁还没结婚,便要被送到寡妇村,自生自灭。长河岛的这些女人,在长河岛被中国收回时,便自愿留在这里了,因为在中国至少还能吃饱饭。看到这些外表艳丽、语气温柔的女人,想到她们一生就将这样慢慢消亡,有一种悲凉自心底产生。她们仿佛看到我的内心,有一人温柔搂住我,说着我听不懂的朝鲜话,我从她的身体语言看懂她要和我合影,另一个背着长鼓的女人也走过来站在我身边。她们是一群有灵性的女人,希望她们的余生,能过得好好的。

这是一群有灵性的女人,能看透人的内心世界。希望她们的余生,过得自然惬意。

景色

一路北上,经过不少城市,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色,但一致的特点就是:美!有的美得精致,有的美得大气,有的美得浪漫,有的美得狂野。最让我提起内蒙便会想到的,是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还有霍林郭勒,这些让人一听倾心、异域味道甚浓的名字,让我深深记得,内蒙,一个天很高很蓝很宽广、云很白很柔很密集、人很纯很真很豪爽的地方。

附记:

“丢人”

从湖南一路行车至霍林郭勒,每次加油都比较方便,因此出发进阿尔山时,大家都以为上了国道省道,必定会有油站,所以,尽管之前有人提醒,在北方,油箱即使还有一半油都要提前加满,大家还是大意了。这个疏忽,差点让我们陷在叫天不应叫地无门的困境。当我们从霍林郭勒出发,跑过近两百公里还没看到一个加油站时,那种焦虑确实让人不安。在经过三个导航指示上有、实际却没有的加油站后,我们在经过桃合木收费站时,询问工作人员到底多远才有加油站,他告诉我们,进村2公里有一个加油站,我们便欣喜地进入村庄,谁知油站的油被陆续前来加油的车辆全部扫荡光了,又只好导航回去,因道路不熟,志玲姐姐竟然将我们导航到了一条山间小路上。

经过乡间小路,成群的牛羊从我车前旁若无人地走过。感谢错路,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此生难得再见的风景。

这条路勉强可以算作两车道,它弯弯曲曲不知通向哪里,车上有人不放心地连问两次,真的是到阿尔山吗?得到的回答有些不自信,但还算肯定,说两个人的导航都指向阿尔山,应该不错。于是硬着头皮前行。

总算知道北方是多么地广人稀了,一路上,只看到一望无垠的草原,以及连绵起伏的远山,偶尔有几头牛在中悠闲踱步,却见不到人烟。这样路,若是心中无事,看起来必定是美不胜收的,说不定还要吟诗几句,以表明自己是个文化人。可是油箱没油,再诗情画意都视若无物了,难怪老人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越是心里有事,越容易出差错。当我们听到前车里的人坐在车中向我摇手,说这个油站也没有油时,我失望地一踩油门便跟着前车跑了,一边还跟老郑说这鬼地方,竟然几百公里没有油站,老郑附和,并分析这大山中为何没油,全然不知车中另外一对夫妻什么时候竟然下车了。

在山中崎岖小路上又跑了几公里,看着那两台越野车越跑越远,而我的小科在这样的路上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我便让同车人拿对讲机喊下,要他们慢点,喊了半天,没一个人说话。老郑是这样温温的性格,我早就习惯,可是同车人也不理我,感觉有些不对,便让老郑拿对讲机喊话,结果是,我听到一声惊恐的喊声:向明两口子都不在车上!赶紧踩刹车回头看,果真如此!抢过对讲机赶紧联络前车,又掉头回去接他们。回去的路上,一开始还在想,要是没油回不去了,就在蒙古包住一晚,等第二天油车来了再走;一边想着向明两口子在加油站举目无亲的可怜样,竟然越想越好玩,眼泪都笑出来了,差点握不住方向盘。后来,其他人也说,本来对车子没油还挺郁闷和担心的,听到这个事,大家乐得将所有烦恼全忘掉了。哎哎,一群损友啊!

这次有惊无险的“丢人”,让北行之旅有了可以津津乐道的谈资,这件事,让我笑了好几天都没歇过劲来。

那“丢人”的两口子就在这个队伍中,还挺得意的样子,猜猜是哪两个?猜中有奖,嘿嘿!

暴雨

此次北行,遇到台风“魔蝎”与“温比亚”,虽然一个接近尾声,一个刚刚发力,都还不是最强烈的时候,但我们依然感受到了台风的巨大威力。在高速上冒雨奔驰,雨水打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用最强档的雨刷都无法看清前路,如果还有大车从前面或旁边经过,弥漫的白色水雾砸在汽车前更是让人胆战心惊。车子从深深的水面经过时,能明显感觉车身打滑。我打开双闪车灯,以便让其他车辆知道还有一辆小科在风雨中顽强前行,然后握紧方向盘,注意力高度集中,双眼紧盯前方的道路,将车稳稳地开在高速路上。自学会开车到现在,还从没有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中驾驶过汽车,更别说这是在高速路上。这对于我,也是一种很严峻的考验。很庆幸的是,几次考验,我都完美通过。这是北行之旅中,对个人驾驶技术 的提高机会。以后,不论在什么道路上,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能很有经验地处理了。

车窗前的暴雨,拍出来倒没显得那么厉害。而事实上,根本无法看清前路。原来,定格的瞬间,远比移动的过程要清晰。

蓝莲花

赞赏

长按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y/36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