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未完成的党员笔记追记霍林郭勒市
保尔柯察金曾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民警张德利是中国公安普通民警中的一员,他朴实无华、平凡如水,他爱岗敬业、默黙奉献。追忆张德利同志平凡短暂的一生,所记都是点点滴滴,展现的却是一名人民警察的至高人生追求。
”一本未完成的党员笔记
——追记霍林郭勒市公安局
党员民警张德利
打开张德利的党员学习笔记,密密麻麻、板板眼眼地写满了一页又一页……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学习的题目、时间、地点、讲授人,他记得一清二楚。
年7月,张德利从长春武警指挥学校毕业。随后,转业到霍林郭勒市矿区公安处工作。刚刚参加公安工作时,他总觉得自己的理论文化水平低。从那时,他便开始做笔记直到现在。
从警25年,他从未间断学习。就在他牺牲的前几天,刚刚办案回来的张德利,一上班,就直接找到了内勤民警包山娜:“这段时间我们都学什么了?学到哪儿了?给我看看你的笔记”。
有着26年党龄的张德利从没因学习内容,而少过一次笔记。更没因经常出差办案,而落下过一次。
▲张德利同志生前照片(左二)
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为大会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大局环境,公安机关承担着繁重的安保任务。期间,张德利被抽调驻外安保,半个多月,他依然没有忘记学习。
张德利的老搭档孔凡林说:“笔记他从来没落下过,工作忙,学习内容多的时候,他都是晚上来写,周六周日来单位整理笔记。”
“就是咱们的法律资格考试视频学习,他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遇到不明白的,他就问。”同事洪哲说道。
从警25年,他写了满满三大箱的政治笔记、党员日记、业务学习笔记等。其中既有对党中央行动纲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也有对“两学一做”、纪律作风整顿等方面的感悟。
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行,他都一丝不苟。然而翻阅笔记,我们却发现笔记本中页似乎有撕掉的痕迹。
同事孔凡林说:“张德利做事学习就是这么认真,错一点都不行,错一字他都要撕掉重写。”
他在党员学习笔记上,所写的最后一句话: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承诺。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身为党员民警的张德利是那么写的,也是那么做的。
用心钻研,他是精通业务的“活档案”
年6月,张德利调入国内安全保卫大队,一点专业知识、经验都没有的他从零学起,每每有老同志退休,他都谦虚地凑到老同志面前,讨要法律、专业书籍,很小心地存放着,随时翻阅学习。
他处处留意,用心钻研。纷繁复杂琐碎的业务工作,他样样了然于心。大家都说业务工作一个装在档案室的电脑里,一个装在张德利的大脑里。在整理遗物时,一本已经泛黄的记录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业务笔记,依然完好地保存着。
前不久,国保民警在侦查一起案件中,由于嫌疑人十分狡猾伪装作案,监控探头又无法捕捉到清晰画面,案件侦办陷入两难,办案民警便想到了他。张德利一眼便认了出来,犯罪嫌疑人到案伏法。
▲张德利同志生前照片(左三)
脚踏实地,他是公安事业的“老实人”
“把工作交给张德利是最让人放心的。有事,你半夜叫他,他都跟你走。”老同事李布和说。
有一次,张德利和民警洪哲共同办理了一起案件,审讯、做笔录、送看……,工作完毕已是凌晨2点。
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放心。刚回家躺到床上的张德利又把各个环节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忽然他想起,有一份嫌疑人的签字不是很确定。他马上爬起来回到办公室,又从头核查,一直干到天亮。
从警25年,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年,霍林郭勒市公安局成立首支警犬训练中队,工作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去,已经46岁的张德利主动请缨。
期间,他与年轻民警同赴外地集中参训三个多月,虽然年龄最大,但他照样不输年轻人,一样摸爬滚打。米障碍训练,力大凶猛的警犬拽得张德利直喘粗气,但他从来没半途而废过。为了提高警犬实战综合能力,需要学习防爆科目,面对年轻人都直打怵的德国牧羊犬,他第一个当那被咬的陪练。
为了尽快拉近和警犬的距离,他把时间都贡献在犬舍里,扫犬舍、喂犬食,给警犬洗澡……,他都亲力亲为。
年,党的十九大召开,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他又一次主动请缨参战安保一线。他以严谨、实干的工作作风,获得了各级领导好评,成为霍林郭勒市唯一一位因此而受到通令嘉奖的民警。
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响,张德利又主动请命,在扫黑除恶的战场上他惩凶除恶,奋力拼搏。
他以实际行动告诫年轻人:老老实实做人,不亏!
▲张德利同志生前照片
不求回报,他是功劳簿上的“无功者”
翻阅张德利同志的人生履历,他所受到的表彰奖励寥寥无几。
“年、年获学校嘉奖各一次,8年、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仅此几项。
事实,真就如此吗?实际上,每年的年度测评,张德利同志都是名列前茅,但他却几乎把所有的机会都让给了他人。
7年,霍林郭勒市公安局实施竞聘上岗制,别人都争着抢着竞争大队长的“位子”,而他却主动竞聘外勤副大队长,一个没人愿意干的“苦差事”。
前几年,国保大队教导员的位子一直空首,张德利有经验、有资历,是首选之人。当组织找到他谈话时,他却断然拒绝,并建议组织应该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年轻人。张德利就是这么一个处处为人着想的厚道人。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年6月25日,49岁的张德利在奔赴外地办案途中不幸遇难,留给人们无尽的追思与眷恋。
张德利同志虽然离开了,但他似乎从未走远。他走前没有留下一句话,却留下了一本精神永续传承的人生笔记。
文\王强编辑\窦鹏审核\张崴
—END—
请为小编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出处
市局宣传办公室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y/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