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诉前鉴定诉前调解助力解纷
近日,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采用“诉前鉴定+诉前调解”新模式高效便捷的化解了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件。
年1月,王某车辆发生单方交通事故致车辆受损,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了车损险,事故发生后,双方就修理费事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遂王某向霍市法院提起诉讼。
立案庭接到材料后,立即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保险公司对该车辆损失价值存有异议并想申请司法鉴定。立案庭在征得王某和保险公司的同意后,迅速启动诉前鉴定程序,组织双方当事人对诉前委托鉴定材料进行质证并协商选择鉴定机构后,出具委托鉴定函进行诉前司法鉴定。鉴定结论出来后,双方当事人均表示认可。依据鉴定结果,立案庭组织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就修理费用事宜进行了诉前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纠纷圆满化解。
“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相融合,不仅有助于当事人合理预判自身诉求,缓和双方矛盾,降低诉讼成本,还有助于法院节约司法资源,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效率,真正实现了“1+12”的解纷效果。目前,霍市法院现已完成诉前鉴定案件61件,占全院鉴定案件的62%。下一步,霍市法院将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前移司法服务端口,完善诉前鉴定制度,逐步探索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新路径,最大限度简化解纷流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诉前鉴定”了解一下~
什么是诉前司法鉴定?
诉前委托鉴定是指当事人在立案或诉前调解阶段申请,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鉴定意见予以证明,依照相关程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的司法活动。
诉前司法鉴定应当符合的条件?
(一)申请人是所涉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相对利害关系人同意进行诉前鉴定,无相对方利害关系人的特别程序案件除外;
(三)有具体的鉴定请求、事实、理由及鉴定所需相关资料;
(四)所涉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商事诉讼范围;
(五)本院对所涉纠纷有管辖权。
哪些案件可以进行诉前司法鉴定?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二)工伤、劳务受害赔偿纠纷;
(三)医疗损害纠纷;
(四)保险合同纠纷;
(五)产品质量纠纷;
(六)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纠纷;
(七)其他有鉴定必要的纠纷。
诉前司法鉴定需要提交什么资料?
申请诉前司法鉴定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诉前鉴定申请书、当事人的身份证明、送达地址确认书、授权委托书、鉴定所需相关鉴定材料以及其他鉴定机构需要的资料。已经进行过鉴定的,需要提供既往鉴定意见书。
诉前司法鉴定还要注意什么?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诉前司法鉴定程序终止:
(一)无法获取必要的鉴定材料;
(二)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
(三)申请人无故逾期不缴纳鉴定费用;
(四)其他导致诉前鉴定程序无法进行的情形。
诉前司法鉴定的优点有哪些?
1.加快解纷进程。通过诉前司法鉴定,有助于当事人预判诉讼风险,提出更加合理的诉讼请求,对纠纷有更清晰的认识,减少矛盾对抗,增加调解的可能。
2.降低诉讼成本。很多当事人为明确诉讼请求,在立案前单方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诉讼中对方当事人往往会对单方委托鉴定意见提出异议,导致二次鉴定。向法院申请诉前司法鉴定,诉前司法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合法性、科学性可适用于诉讼全流程,无需二次鉴定,大大降低诉讼成本。
3.提升诉讼效率。当事人通过诉前委托鉴定,可以固定双方无争议的事实,为案件后续的精准审理打下基础,以便开展之后的诉讼工作,缩短当事人的诉讼周期。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y/1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