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产业家底富百姓口袋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429411.html
<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近年来,我市坚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百姓富裕富足,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让产业的“家底”越来越厚实,百姓的“口袋”越来越富足。

“我们的种植面积从年的几十平方米发展到现在近3亩地,每年出产平菇8至10万斤,年收入从不到万元增长到现在的30余万元,收入越来越可观了。”食用菌合作社负责人李忠祥说。在霍林郭勒市巴润设施农业园区的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菌棒上的菌朵像一把把“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菌香沁人。合作社负责人李忠祥一手拿着菌棒,一手扶着菌朵,小心翼翼地将平菇从菌棒上摘下,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传统的蔬菜大棚种植产量低、销路窄、收益少。这几年,我市以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新品种培育更新,提高温室大棚种植收益。除了种植,我市的养殖业同样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走进我市查格达村农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棚舍内,羊叫声此起彼伏。农兴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于年,由5户养殖大户带头组成,通过收购村民自产牧草,雇佣周边贫困户劳动力等方式,有力带动了村内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累计养殖小尾寒羊余只,存栏余只,年收益10万元左右,带动困难户、边缘户人均增收1万元。

下活“产业棋”,奏响“富民曲”。我市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认真谋划,挖掘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扶持苏木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目前,全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超过40家,家庭牧场19家,蔬菜大棚和特色种植业面积在亩以上,牛、羊存栏量达到9.8万头只,有了合作社和家庭牧场的保障,农牧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致富路子越来越多了。”市农牧局副局长国馨月说。

记者:皓月

制作:王伟栋主编:包卫国策划:张辉

原标题:《强产业“家底”富百姓“口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y/13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