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二
现代家庭孩子“地位”很高,零食吃得多,不肯吃饭的多。适量饮白茶可以消食去腻,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
白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可促进大脑垂体活动,能加强肌肉收缩,消除疲2劳,使人头脑清醒提神,有助于思维,白茶具有耐泡特点,一天旅途一杯茶,可以很好缓解消除疲劳和提神作用。
白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加工中较好得保留了榭皮素,是维生素P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管堵塞,保持血管通透性作用。
临床上的过敏反应可根据发病类型分为二大类四个分型:速发型(Ⅰ、Ⅱ、Ⅲ型)和迟发型(Ⅳ型)。过敏性皮肤炎,新生儿的临床发病率极高,约占20%~30%,青年期的发病率也达2%~3%以上。
白茶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特有的茶多酚是主要抗过敏活性成分,白茶还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部位的真皮浮肿,达到白茶保健功效抗过敏的作用。
茶氨酸在人体肝脏内分解为乙胺,乙胺又能调动名为“伽马-德耳塔T形细胞”的人体血液免疫细胞做出抵御外界侵害反应,继而由T形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形成人体抵御感染的“化学防线”。
美国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科夫斯基博士研究结果,喝白茶能使人体血液免疫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长饮白茶能提高人体的抗病增强免疫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韩驰教授说:长期饮用福鼎白茶能让血糖保持正常水平,达到白茶保健功效的降血糖作用,而且能防止吸烟呼吸道损伤,福鼎白茶可以对吸烟造成损伤的DNA进行修复,白茶保健功效非常好,这是我们通过人体实验得出的结论,长年吸烟者应多喝白茶。
《神农本草经》就记载道:“神农尝白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唐陆羽《茶经》据此得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的结论。
白茶中高含量的茶多酚中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够刺激肾血管舒张,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使尿液中的乳酸获得排除,达到利尿排毒作用。
白茶片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当酒精摄入过量,超过人体肝脏的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时,酒精就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损害、刺激脂肪合成、缺氧、产生乙醛而诱导各有关酶系活性而导致扰乱肝脏代谢等等。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导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以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的发生。另外,乙醇的代谢物乙醛是造成酒后第二天头昏和呕吐的主要原因,是给肝脏带来损害的主要物质。
现代儿童与电视机、游戏机等为伍,电子辐射、环境污染,都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白茶中的茶多酚和脂多糖有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与其结合后排出体外的功能,对某些癌症也有早期预防作用。
白茶含氟量较高,可防龋齿;茶叶中的灭菌成分,可以防治口腔炎,清除口臭,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不足,防止牙龈出血;茶叶中的胡萝卜素可代谢合成视紫质以保护视力。从传统医学角度讲,白茶还有清火作用,可“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两便”。
1、过量喝白茶会伤精血,冷脾胃,渐渐导致面黄肌瘦、减食、呕泄等。
2、空腹饮白茶,直入肾经,对肾不利。
3、饮用劣质白茶对身体有害,劣质茶叶因茶叶的污染残留的染物只有百分之二被沸水抛出,因此对身体的伤害很弱,并不代表没危害。
4、茶叶中含有一些微量的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如铅、铬、镍等,它们的污染源有茶树的生长环境、农药等化学品、加工中解除的金属设备等。其中铅的毒性最大,它可在人体内积蓄,直到引起慢性中毒。
5、某些陈茶、保管不善的白茶,内中可能会含有黄曲霉素,其中的一些毒菌被认为是极强的致癌物质。
6、睡前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
7、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
作者
茶小白
往期精彩回顾
1.春茶季
一叶一故事,走进新工艺白茶
2.茶事
一叶一故事,烧水煮茶的事
3.春茶季
一叶一故事,走进寿眉
4.春茶季
一叶一故事,走进贡眉
5.春茶季
一叶一故事,走进白牡丹
6.春茶季
一叶一故事,走进白毫银针
7.春茶季
一叶一故事,新工艺白茶的赏析与误解
8.头採米针、头採银针、白毫银针,到底有什么区别?
9.要想老白茶升值?必须得这么存!
10.解密
什么才是福鼎白茶真正的“毫香蜜韵”?
11.解密
白茶“鲜爽甜醇”的秘密——从工艺到内含物的解析
12.沉寂千年的白茶,为何会一夜爆红?
13.一款好白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14.夏日养生
夏天祛湿健脾,就喝老白茶
15.给岁月静好一个理由,疫情期间,在家多喝茶!
16.今日多喝茶,将来少吃药!
17.立春|春天喝白茶养生,开启这一季春的美好
18.白茶在存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19.送给您喝茶的16个理由,请收下
20.雨水丨春梢萌动风雨送春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s/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