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对自治区旅游景区行业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蒙古社科联,作者系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杨存栋。

杨存栋

新冠肺炎疫情对自治区旅游景区行业的影响初步分析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显著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文化旅游业遭到巨大冲击,整个行业基本处于停摆状态。酒店、饭店、景区以及文化休闲场所全部关闭,旅行1社业务全部停摆,各类文化庙会、迎春活动等纷纷取消。这其中对自治区景区行业的影响较大,笔者通过多对区内部分景区的访谈和调研,初步掌握区内景区行业的疫情期间的状况。自治区内旅游景区基本在1月25日前关闭,按照现在的趋势,3月底之前很难实现复工营业。根据对全区冬季营业的十几家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景区调研,80%的景区在一季度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0%,只有20%的景区收入达到去年同期的40%以上,主要由于自治区冬季旅游项目的主要收入来自春节黄金周。从支出情况来看,1月19日之前几乎所有的营业景区都没有预料到疫情的局势变化如此迅速,都没有做任何停业的准备,而且储备了春节期间营业的大量物资、原材料、易耗品等。因此,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采购成本等方面都占用了景区大量的流动资金,70%以上景区3月份工资都已难保按时发放。在调研的景区中,冰雪类景区、温泉度假类、市郊乡村景区受影响程度更大,其他如草原、沙漠、文化类景区受影响程度较小;这其中,接待规模大、门票票价高的景区,直接损失就越大,如太伟滑雪场、岱海国际滑雪场、赤峰美林谷滑雪场、阿尔山雪村等为代表的冰雪类景区,前期投入了大量费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造雪、市场推广等工作,停业后退还游客大量的预订款;以哈素海、鄂尔多斯世界等室内温泉度假类景区因防控要求更严格,相比室外自然型景区受影响时间可能更长,收入损失也将更大。总体而言,收入损失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只是损失的数量不同。即使在3月底,景区恢复营业,冰雪即将融化,冰雪旅游的时机已经过去;因防控要求室内温泉类景区的游客量也会受严格控制,只能保持降低的接待量。当然,文旅行业在疫情过后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情况,也存在一定新的机遇。第一,行业发展的基本面和基本格局不变。根据03年非典的经验以及对疫情的判断。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疫情受到控制之时,就是行业发展开始恢复之时。从供需两个方面来看,目前来看,疫情对需求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后续的消费需求或将强力反弹。而从供给端来看,疫情恰好提供了一个行业锻炼内功的机会,产品和服务创新及供给能力或将由此得到提升。一旦疫情解除,将迎来供需两旺。第二,优势细分市场将率先复苏并高速发展。从非典过后旅游产业的恢复轨迹来看,近距离周边游由于时间短、风险低,将率先恢复并爆发式发展,因此,各渠道端和目的地企业下半年应该将营销和服务重点放在周边游市场。同时,随着消费品质和复合性的提高,融合主题娱乐、新潮消费和品质度假的2-3天的微度假产品和项目将更受市场欢迎。第三,科技驱动型产品和项目将持续发展,疫情凸显了文旅企业线上产品、服务和运营能力的不足,整个产品和服务的在线化、娱乐化、体验化变得非常重要,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声光电技术、VR/AR等科技赋能,提升文旅产品进入新时代。第四,安全和卫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s/4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