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霍林郭勒

心系霍林郭勒

作者:姬向新

(本文作者姬向新(右)和我在广西北海)

我没过去霍林郭勒,但我向往着霍林郭勒,盼望着有朝一日到霍林郭勒去看一看。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霍林郭勒有一座特别大特别大的露天煤矿,把地皮上的一层土挖开下面全是煤,挖出来的煤堆得像山一样高。还说,那地方才冷呢,一到冬天,天天刮风下雪,冻得人出不去屋,许多人都住在地窨子里……

过了若干年,时常有人套着马车拉着家产,赶着牲畜从我们村里走过,说是往霍林郭勒搬家。不说霍林郭勒地方冷得出不去屋吗?咋还有人往那儿搬?霍林郭勒在哪儿?搬家的人得走多少天才能到?我怀着种种疑问到地图上查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霍林郭勒成了我心中神秘的地方。后来,和我要好的一个童年伙伴的一家也举家搬迁去了霍林郭勒。临走时,他对我说:“霍林郭勒是能实现愿望和梦想的地方。”

儿时的伙伴搬走了,到很远的地方——霍林郭勒安家落户。于是,我天天盼望着伙伴的来信。一天,我在学校,老师给我一封信,信封上清晰地写着:“以霍林河煤矿”,我惊喜万分,急忙打开,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从霍林郭勒发来的信。伙伴在信中常提到霍林郭勒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就这样,在我们书信往来的同时,我的心同霍林郭勒拴到了一起。

从伙伴的来信中我了解到,霍林郭勒曾是一片荒原,自发现有储量丰富的褐煤后,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开进那里,在那里落户扎根,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克服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以燃煤般炽热的情怀,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经过二十多个春秋的艰苦奋斗,霍林郭勒变了,从过去的一片荒原到现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从一排排地窨子到一幢幢楼房;从昔日的一片荒凉到繁华的都市……

近日,伙伴寄给我一本书,名为《热与火的旋律》。看见照片上一张张朴实的面孔,读着一篇篇感人肺腑的爱岗敬业的故事,我深刻地体会到煤矿工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正是梅花不畏严寒,傲立风雪的精神。读后,我更加敬佩煤矿工人了。

霍林郭勒地处祖国北疆,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它偏远、闭塞、气候寒冷。但霍林郭勒人,不为外面精彩的世事所惑,不羡慕四季如春的江南,依旧迎寒送暑,以苦为乐,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霍林郭勒人——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人,经过重重磨炼的人,年青的挥洒着浑身的热能,年老的,还在闪光;霍林郭勒人,放到炉里能发热,放在黑暗中能发光,团结在一起是巨大的熔炉,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融化。

不必诉说曾经的困难,从霍林河煤矿运出的煤会告诉人们。

无须宣扬今天的自豪,从霍林郭勒发出的电会告诉人们。

我衷心地祝愿霍林郭勒的明天更加美好,灿烂辉煌。

有朝一日,我定会拜访我向往多年的地方——霍林郭勒。

上图为作者姬向新的家乡——烧锅窑

姬向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ls/33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