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ldquo双节rdquo
一场秋雨一场寒,受近期台风降雨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气温比往年低了许多。国庆期间,公司所属企业员工和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保供热、保供煤,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清晨的霍林郭勒,天气清冷,地上飘满落叶,虽然刚进十月,这座塞外小城已寒气逼人,这里的平均气温0摄氏度,供热期从每年的10月1日开始,到第二年的5月1日结束,长达7个月之久。
杨晓东,一名拥有11年党龄的退伍老兵,也是电力分公司汽机专业的一名老班长,在汽机运行岗位上工作了32个年头的他,再过半个月就要告别他熟悉的工作岗位,从此解甲归田光荣退休,领导让他国庆期间休息,可倔强的他却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杨晓东同事李鹏打趣道:“杨晓东干劲十足,一点儿也不像快退休的老同志,工作劲头一点儿不比刚入职的年轻人弱。”
杨晓东由衷地说:“即便快退休了,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我的工作直接老百姓的冷暖,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旦发现参数异常,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供热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分公司承担着霍林郭勒市区万平米集中供暖任务,电力分公司总经理于剑宇介绍:“根据天气温度变化情况,我们电力分公司在9月29日完成了供热管网的注水、冲压以及循环运行工作,提前2天开栓供热,目前各种供热设施运转良好,我们通过对热网循环泵解体检修、热网加热器高压清洗等措施,实现在供热期内机组不停、供热不断,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记者随机走访了霍林郭勒市区几个小区,居民对今年的供暖情况表示满意。
居民李晶晶说:“感觉今年的取暖情况特别好,家里感觉非常热,有时候热的还得开点窗户,尤其是花,两天就得浇一遍,花的土质都特别干,对小区的供热非常非常满意。”
内蒙古公司负责赤峰、通辽、霍林郭勒城区的主要供暖任务,为确保今冬千万家庭能在规定时间安全稳定用热,公司节前组织各单位对供热系统检修情况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运行可靠,并召开了供热专题协调会,协调最佳供热方式及应急措施,确保今冬明春供热稳定。
与霍林郭勒市相隔公里的通辽市即将进入供暖期,通辽热电公司的员工在岗位上度过了一个繁忙的国庆节,在供热一分公司,刚迈出校门的95后小伙房昊已连续7天工作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各大热网施工改造现场,他告诉记者:“目前距离开栓供热不足半个月,正是部分热网改完收尾的关键期,节日期间每天我和同事们都会在辖区内各个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以保证辖区百姓温暖过冬。”
通辽热电公司承担着通辽市主城区70%的居民采暖供热任务,供热面积超过了万平方米,直接服务的热用户20万多户,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热源热网统一管理的热电联产企业之一。
“通辽热电公司为了确保今冬明春供热稳定,重点解决个别小区不热的问题。同时通过标准项目的检修,提高热网自动化投入率,由75%提升至95%以上。热源侧重点技改项目接近尾声,9月30日全部具备整体调试和投运的条件。”通辽热电公司董事长孙少山说。
进入供暖期,煤炭供应尤为关键,在南露天煤矿生产现场依旧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加足马力,为即将到来的供煤高峰期做准备。
南露天煤矿矿长赵明磊告诉记者:“就在节前,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一些电厂来了不少人,都是协调今年供热期煤炭供应的问题。所以,在节日期间,我们采取了保证采煤挖掘机及辅助设备数量,提前维护破碎及装车系统,关键生产岗位管理人员坚守岗位,设备操作人员正常倒班作业的方式,预计国庆期间能产煤40万吨。”
据了解,国庆长假期间,公司两地五矿全部满负荷生产,共有多名员工坚守在工作岗位,平均每天产煤16.5万吨,可累计产煤万吨左右,充分保障我国东北地区电煤供应。
本文来源:李军、李哲、那日苏、姚志超
推荐阅读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企业
南露天煤矿煤炭外运突破三亿吨打造“煤炭装车系统国际样板工程”
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一名员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jt/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