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六水看兴安蒙格罕山middot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一派青山千古秀   据清代张穆《蒙古游牧记》记载,“旗西三十里有鲜卑山,土人名蒙格”。鲜卑山即蒙格罕山,千百年来,蒙格罕山静静地横亘在天边,庇佑着世世代代在科右中旗繁衍生息的草原儿女。   蒙格罕山位于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境内,主峰海拔.3米,占地总面积公顷。置身蒙格罕山,野趣盎然,绿色植被多种多样,飞禽走兽频繁出没,是生灵共舞的一方天堂;悬崖峭壁上奇峰罗列,怪石林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出无数似兽似禽似人的石景,展现着大自然的玄妙与神奇;夕照残垣,蒙、藏、汉、契丹等多种文字的洞壁题记依稀可见,书写着壮怀激烈的民族发展史。

蒙格罕山似兽似禽似人的石景(中旗宣传部提供)

  一曲悠扬的长调旋律,奏起草原远古的韵味,随弦飘飞的音符带我们走进了金戈铁马的年代。相传成吉思汗征战途中来到一座巍峨的大山脚下,见这里林深草密,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美景怡人,便下令安营扎寨。心腹大将木华黎率士卒,择最高的山顶垒灶起火,摆席设宴,狂欢三天三夜。兵马所到之处,崎岖的山顶平坦如铲,方圆足有40里,从此人们便称此山为“汗山”,即为沿袭至今的蒙格罕山。   在逶迤西去的蒙格罕山脚下,科右中旗像一颗晶莹闪亮的明珠镶嵌在科尔沁草原腹地。站在这片富饶、瑰丽的沃土上,遥望要塞古迹,穿越时空聆听历史吟唱,先后有东胡、匈奴、乌桓、室韦、鲜卑、突厥、誓族、契丹、女真等部族在此游牧。清崇德元年(年),清太宗皇太极封巴达礼为图什业图亲王,掌右翼五旗事,科右中旗从此正式有旗的建制。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科右中旗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动荡,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多次变更,于年归属于兴安盟,重新开启繁荣发展的篇章。

驻足蒙格罕山,俯瞰沃野千里

  如今,驻足蒙格罕山,临崖而立,看到的不仅是沃野千里、绵延绿洲,更是科右中旗奔跑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崛起之路上的奋斗姿态。   王全是高力板镇呼和道卜嘎查飞播造林项目基地的护林员,年纪不大的他却见证了百余公顷绿色长城的崛起。“过去,风吹沙起,一夜之间庄稼地就成了沙窝。”王全说,“飞播造林之后,这些柠条长势很好。即使刮风,沙土也压不住周边的农田和房屋了,我们真切感受到好生态带给我们的好生活。”   同样感受到巨大变化的,还有杜尔基镇“蚂蚁森林”防沙治沙项目区内的护林员佟玉山。他告诉笔者,“种上柠条后,漫山遍野的沙地都绿了,雨水也多了,不毛之地变成了沃土良田。”   科右中旗发展最大的瓶颈在生态,最大的出路也在生态。近年来,科右中旗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把握好发展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生产力与承载力等辩证关系,努力绘就山青、水秀、林茂、田肥、湖清、草绿、沙退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眼下,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经济林木、紫花苜蓿连成一片,一碧万顷。六七年前,这里的一道道山梁、一面面山坡、一条条山沟都是光秃秃的,如今变得郁郁葱葱,像是披上了厚厚的绿装。“这就是我们生态绿化的成果,这些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果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布拉格台嘎查嘎查达陈国发自豪地说。   “如今的生态环境一年上一个台阶,带动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布拉格台嘎查贫困户张风宝感叹,“我在嘎查的果林务工,每天有元的收入。在家门口打工不仅收入高,还可以照顾家。”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如今,一个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乡村陆续被“激活”,奔跑在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大道上。   远离城市的喧嚣,踏上乡村的土壤。如今的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不仅是一幅“自然山水画”,还是一张“人文山水图”。七彩滑道、高空滑草、骑马、射箭、漂流、采摘、垂钓等娱乐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享受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北斗七星敖包”见证着东胡以来民族的演变和融合发展,积淀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民俗风情馆保留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留住了“乡愁”。巴彦敖包嘎查每年吸引游客15万人左右,带来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本以为乡村游多半是看看自然风景,没想到娱乐休闲项目、新型体验活动也不少,让人眼前一亮,都舍不得走了。”在巴彦呼舒镇生活的文龙,带着孩子在哈日道卜嘎查万亩稻田里边走边拍照留念,还体验了网红绳索桥。“以前总爱去大城市凑热闹,现在发现家门口也可以体验这些网红项目,真不错!”文龙说。   优质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还能拉动消费升级、助力经济发展。近年来,科右中旗积极发展稻田养殖、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认养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入挖掘农业的旅游功能,发挥第一产业“接二产连三产”的作用。巴彦呼舒镇哈日道卜嘎查、杜尔基镇双金嘎查、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等地努力打造“旅游+农业+扶贫”新模式,实现从“种水稻”到“种风景”的转变。   衣食足,产业兴,乡村美。在巍峨的蒙格罕山怀抱中,一代代草原儿女接续奋斗,绿水青山美丽画卷越铺越广,金山银山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一湾碧水润草原   一条碧链浮在花海间。霍林河、萨日朗花,相映成趣。   霍林河,蒙古语称霍林郭勒。霍林河发源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西麓,流经霍林郭勒市、兴安盟科右中旗、吉林省通榆县,属嫩江水系,松花江流域。霍林河是科右中旗的“母亲河”,中旗境内长.5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10公里以上支流达23条。这条滋润万物的清冽河水,携带着生命的灵动,犹如玉带般飘过中旗大地。

霍林河水滋润了两岸的丰腴沃土

  深情的霍林河水潺潺流过,滋润了两岸的丰腴沃土,也滋润了牧人的心田。长期以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在这片“天赐游牧民族之宝地”中从事自然放牧的生产活动。科右中旗有着群山环抱的丰沃土壤,草茂水足的优良牧地,是我区33个畜牧业旗县之一,被公认为“肉牛最佳养殖育肥带”,农牧民群众普遍有养牛的传统和经验,发展肉牛产业有着优越的资源和基础优势。   近年来,科右中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扭住做大“牛文章”的战略定位,探寻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中旗以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为发展基地,引进山东阳信鸿安集团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内蒙古侩牛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合20多个嘎查集体经济组织,搭建起肉牛“种养加销”的全产业链。   七月的霍林河两岸生机勃勃。随着霍林河水顺流而下,沿路飘来阵阵稻香。秀水养良田,黑土孕珍米。霍林河流域的先天优势,北纬42度到49度之间的水稻种植黄金纬度,有机质多的肥沃土壤,造就了这片土地上的大米纤长饱满、口感弹柔、食味香甜等独特品质,享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百家煮饭香满庄”的美誉。   来到霍林河流域的杜尔基镇双金嘎查,稻浪翻滚,灌浆的稻子正孕育着金黄的稻穗,到处呈现出“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壮美景象。杜尔基镇双金嘎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正大力推进水稻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双金嘎查嘎查达韩玉亭介绍,霍林河两岸集中连片的5万亩水稻已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现在每亩每年增收元左右,涉及8个嘎查、户、人。同时,嘎查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合作,把稻米远销到国内各大市场。

领略翰嘎利湖湖光美景

  翰嘎利湖是霍林河馈赠的礼物,宛若一颗宁静的珍珠串联起草原和蓝天。翰嘎利湖作为霍林河分支水库,位于巴彦呼舒镇北7.5公里处,是一处集灌溉、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霍林河水冲来了科尔沁沙地的优质流沙,在翰嘎利湖区四周形成了优质松软的“金沙滩”,让这里既有风格独特的北国草原风情,又有着南国海滨沙滩阳光浴场的特色。   碧波荡漾,百鸟鸣唱,风光旖旎,渔舟唱晚。在翰嘎利湖不仅可以赏湖光美景,还可以收获经济效益。翰嘎利湖是我盟重点渔业生产基地之一,渔业生产水域3.61万亩,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素有“草原明珠”之称。翰嘎利湖是发展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可年产鲜鱼20万公斤以上,水产品主要有大银鱼、鲤鱼、鲫鱼、雅罗鱼、鲢鱼、鳙鱼、草鱼、鲶鱼、黄颡鱼、乌鳢等20多种优质鱼。   科右中旗因水生财,也曾因水生灾。据旗志记载,年7月13日开始,科右中旗连降大雨、暴雨。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降雨量高达毫米,霍林河及境内大、小河流泛滥成灾。洪水所到之处,村屯被淹、房屋倒塌、庄稼被毁、牲畜死亡,家什财产全被冲走,全旗因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   面对惨重损失,科右中旗全面恢复河堤和灌区建设,加快构建防洪工程体系。重建巴彦呼舒镇至高力板镇霍林河两岸防洪堤,镇区防洪堤建设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巴彦呼舒镇至高力板镇段建设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对高力板镇、吐列毛杜镇、哈日诺尔苏木、巴仁哲里木苏木等区域现有堤防实施加高培厚、护坡工程、修建堤顶道路等工程措施,提高了霍林河干流的防洪能力。完成了翰嘎利水库“消险加固”工程,使水库达到设计蓄水万立方米标准。此外,结合实际,持续新建、改建、续建一批防洪排涝工程,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碧波蜿蜒,绿林逶迤。漫步在新修建的河堤上,整洁笔直的健身步道,两侧葱茏的绿植、各色鲜花,让人赏心悦目。中旗在做好基础防洪工程的同时,兼顾城市生态修复,坚持系统治理,让河堤发挥更多功能。如今的河堤,不仅为百姓带来安全感,而且是大家茶余饭后亲水、观河、纳凉的好去处,还成为霍林河风景线上的“网红打卡点”。   青草飘摇,花树成荫。行走在额木庭高勒苏木甲哈达嘎查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区,绿树、梯田、鸟鸣,还有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回想过去,山洪造成的贫瘠还历历在目。甲哈达嘎查党支部书记徐梅花说:“曾经这山上寸草不生,下了雨直接往下淌,10分钟就能形成山洪,造成庄稼被冲、院墙被毁,耕地平均减产50%—70%,牲畜也无法饲养。”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越垦越瘠薄,如何让“穷山薄田”成为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科右中旗全面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年在甲哈达嘎查实施坡耕地治理、栽植经济林、进行封育和沟道治理等项目措施,让黄土地披上了深深浅浅的绿装,一片片贫瘠荒芜的坡耕地摇身变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的高标准梯田。   不仅生态颜值节节拔高,增收致富的筋骨更是日益强健。“现在连续下十几个小时的雨也不用担心形成洪水,老百姓种地、养畜都赚钱,收成越来越好。项目区里遍地都是宝,杏树、文冠果、紫花苜蓿还有各种各样的野生药材。”徐梅花高兴地说。   蒙格罕山,亘古屹立;霍林河水,奔流不息。这山河,是漫长岁月里变迁的遗迹,是自然对这片草原的美好恩赐;这山河,孕育着瑰丽锦绣的壮阔草原,也涵养了深厚独特的精神文化底蕴;这山河,赋予草原儿女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也见证着科右中旗奔腾向前的发展历程!

往期回顾

     蓄势扬帆破浪行   洮儿河畔唱响小康曲   神山·绰尔河纪行——绰尔河畔景色新图   文:包慧慧 赖志强编   辑:杨 雪责任编辑:杜小婷美   编:封玉霜声   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   为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兴安日报社、兴安盟人社局、就业局、共建“融媒体+互联网+旗县市工作站+智慧终端设备”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就业助脱贫为目标,推动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长按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jt/67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