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课堂工资集体协商二

工资集体协商是什么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方与企业方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工资支付办法等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的行为。

一、为什么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劳动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因此,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有哪些好处?

企业方:

1、有助于用人单位与职工在平等、友好的情况下讨论、解决问题。将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种种易导致劳动纠纷的事宜,在签订集体合同时就予以确定,可有效预防后续纠纷出现,集体协商是一种预防性机制。

2、能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为用人单位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3、职工面对劳动纠纷往往会采用劳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用人单位陷入仲裁、诉讼,对自身的商业信誉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来解决处理纠纷。集体协商的存在,降低了用人单位涉仲裁案件、诉讼案件的几率,对用人单位有很大的益处。

4、集体协商是一种双向保障,既能保证用人单位的利益,又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集体协商有助于降低用人单位在涉仲裁、诉讼案件时举证的难度。

职工方:

1、职工个人在面对用人单位时,其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但集体协商的存在,使得职工与用人单位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促使双方平等、友好的解决争议问题。

2、职工采用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使最后仲裁请求或诉讼请求被支持,但由于曾经陷入过劳动纠纷,可能会影响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集体协商有助于将职工的需求及时反馈给用人单位,双方得到一致协商后,可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对职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是很有利的。

3、职工的个人合法权益通过集体协商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职工最关心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性职工的保护等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集体协商解决,省时省力。

三、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遵循合法、平等、诚信的原则,兼顾双方合法利益,保障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工会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职责是什么?

地方工会、产业工会对基层工会和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进行帮助和指导,对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

五、企业代表组织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职责是什么?

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应当引导、支持和帮助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六、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如何确定工资水平?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当通过协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标准。

协商确定的劳动定额标准,应当是本企业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正常劳动条件下能够完成的工作量。

协商确定的计件单价标准,应当高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应当综合参考哪些因素?

(一)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二)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三)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四)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五)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六)上年度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七)本企业一线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与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

(八)其他与职工工资有关的因素。

霍林郭勒市总工会

监制|班布拉

编辑|张鑫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linguolezx.com/hlglsms/8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